③應用利尿藥,原則是以口服為主,間斷使用較強作用利尿藥,從小劑量開始,注意防止低血鉀。
④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若應用強心苷、利尿劑,心衰控制不滿意或病情較重時,可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口服潑尼松30mg/d,必要時可靜滴氫化可的松,或與利尿藥同時應用。
⑤一般心衰時不用普萘洛爾,如系竇性心動過速而加重心功不全時則可慎用。
(2)甲亢合并心房纖顫的治療
①甲亢性心臟病人發生的心房纖顫,在甲亢控制后,有的可以恢復竇性心律。但發生房顫時間較久的病人,單用抗甲狀腺藥物難以轉為竇性心律,可酌情選用抗心律失常藥物。選藥原則是:必須同抗甲狀腺藥物同時應用:慎重與洋地黃聯合應用。還應注意毒性反應和防止猝死。
甲亢合并快速性房顫的治療宜采用聯合治療的方法。如甲巰咪唑(他巴唑)與強心苷和抗心律失常藥物合用。尤其是鉀鹽和β-受體阻滯劑合用,常可使快速性房顫轉為慢性房顫或恢復竇律。
②若無禁忌證,可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酌情慎重選用放射性碘治療。
③手術治療。部分病人經手術治療后常能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但有些手術后仍有頑固性心房纖顫病人,多合并嚴重心功能不全。
④心律轉復。對手術后2~3周心房纖顫不消失,心功能代償良好者;甲狀腺功能正常后15周仍有持續性房顫者;伴有其他器質性心臟病,或雖未發現心臟病,房顫在1年以上者,均應做心律轉復。
藥物轉復可用奎尼丁、維拉帕米(異搏定)、普萘洛爾等。雖有應用胺碘酮治療甲亢房顫療效滿意的報道,但可導致碘甲亢,好不用,除非確實房顫遷延,糾正后能手術治療者方可考慮應用。
對甲亢控制后持久頑固的房顫,亦可行電擊轉復,以后再用小量奎尼丁維持。如患者原來應用洋地黃,電轉復前必須停用。一般電擊轉復治療房顫并不常規用抗凝劑,除非患者有栓塞史、二尖瓣瓣膜病變或病重時。抗凝在電擊前10~14天開始,轉復后持續1周。至于對房顫本身是否抗凝治療,雖有文獻報道,但甲亢房顫引起栓塞畢竟罕見,故僅在有栓塞史、年齡在65歲以下者才用。
(3)甲亢性心臟病發生心絞痛的治療
甲亢性心絞痛也可能在有效治療甲亢后消失,某些病人適當應用擴冠藥物也能改善心絞痛癥狀。因此,甲亢病人患動脈硬化性心絞痛時,治療應按缺血性心臟病的一般原則進行。
(4)危重型甲亢性心臟病的治療
甲巰咪唑5~10mg/次,1次/6h,并合用利舍平0.25mg/次,1次/12h;安他唑啉10mg/次,2~3次/d,心率降至70~100次/min,逐漸減量;必要時用地爾硫卓150mg/d;中等量鎮靜藥,間斷吸氧,積極搶救和預防心衰、心絞痛和心肌梗死也至關重要。多數病人隨著甲亢治療后緩解,心臟情況逐漸好轉或治愈。60%的房顫自發轉為竇性心律。
(5)β-受體阻滯劑的應用
不主張用強心苷治療甲亢病人的心動過速,在這種情況下,宜采用兒茶酚胺阻滯劑,如β-受體阻滯劑治療。但必須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過程中,針對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以及甲亢的焦慮、震顫、心悸等癥狀而協同應用。可以縮短治療時間和減少各自的用藥劑量。通常抗甲狀腺藥物效應出現在用藥后3~4周,若同時應用β-受體阻滯劑則效應顯著提前,并提高療效。
普萘洛爾較適合老年甲亢和并發其他心臟病的年輕人甲亢,也用在術前準備階段(并可防止術后危象發生),以及甲狀腺放射性核素碘治療的準備階段。β受體阻滯藥是惟一可代替甲巰咪唑過敏的藥物。甲亢性心臟病人使用β-受體阻滯劑的禁忌證與治療其他疾病相同,有心力衰竭、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支氣管哮喘者禁用。但有人認為甲亢心衰時,應謹慎用普萘洛爾,主張在用強心藥達有效劑量后,方可使用普萘洛爾,并要嚴密觀察。
由此可見甲亢性心臟病的治療的方法是非常多,不過即使治療的方法再多再有效,也是需要甲亢性心臟病患者朋友們持之以恒的去治療和護理,所以小編希望大家不要放棄治療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