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防背寒睡覺多穿防寒內衣
中醫認為背為腎脈所居,感冒受風寒多從背部起始。所以保持背部溫暖,不僅可防感冒、固腎強腰,而且可防舊病復發、加重。因此,老年人冬季好增添一件背心。以棉或絲綿為宜,保溫隔寒性能好。夜間起床時應披衣防感冒。
2、頭:防頭寒外出要戴帽子保暖
由于冬季天氣多伴有風,且常常寒流侵襲,如果只注意身上穿得暖和,而不注意外出時戴帽子,不僅熱能會從頭部散發,而且又因屋內溫度高于戶外,還很容易受寒感冒。因此,外出應戴帽子,尤其晨練者。
3、鼻子: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
鼻炎成了許多老人的大麻煩。“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
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錯辦法。用冷水洗鼻子時,順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助緩解鼻塞、打噴嚏等過敏性鼻炎癥狀。
4、脖子:防頸寒戴圍巾穿立領裝
秋冬是頸椎病高發的季節。頸部是人體的“要塞”,不但充滿血管,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風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穿立領裝是個好辦法,不但能擋住寒風,給脖子保暖,還能避免頭頸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縮,對預防高血壓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處。另外,一條得體的圍巾、絲巾或者披肩,也能幫助保暖。
5、腳:防腳寒常做足浴
我們有人會認為所謂的足浴,就是泡個熱水腳。其實不是,雖然熱水腳對腳很有好處,但和足浴比起來,還是差了許多。足浴有著一定的治療效果,多洗足浴對腳的幫助非常大,而同時,足浴還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是溫度
水溫好40℃左右,水淹沒踝關節處。
第二是時間
每次浸泡20—30分鐘,不時添加熱水保持水溫,泡后皮膚呈微紅色為好。
第三是按摩
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2—3分鐘。
后要注意的是,以上三點做完之后好在半小時內就寢,保證足浴效果。另外,足浴不宜在飯后立即進行,糖尿病人浸泡水溫不宜太高。凡燒傷、膿皰瘡、水痘、麻疹、足部皮膚皸裂者及足部外傷者均不宜足浴。足浴后立即擦干雙腳,注意足部保暖。足浴過程中如出現神志模糊、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并及時就診。
總結:閱讀了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對生活中的養生常識有所了解了吧,生活中處處存在著養生常識,只要我們注意去發現,便能夠很好的進行養生。養生工作存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在生活中多注意養生,能有一個健康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