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在家測量血壓的時候,大多數都會出現數據不準確的情況。很多人認為是血壓計壞了的原因,其實有一部分是由于我們自身沒有用正確的測量方法。那么我們在測量血壓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血壓計使用注意事項
1.為什么測量血壓時會有偏低或偏高的現象
手腕帶是否有正確的定位:手腕帶捆綁是不是正確?將手腕帶下面部分拉緊系好,并注意不要留有縫隙,如手腕帶捆綁不正確,將無法精確測量。
*測量中是否有說話或移動?活動、說話、飲酒、饑餓、飽餐、疲勞、緊張、心情不暢等,都會引血壓的變化。因此,請選擇好測量時機,并在整個測量過程中,務必自然放松,盡量不要活動和說話。
*測量中姿勢是否正確:血壓實質上是一種液體壓力。將手舉起測得的血壓值會低,將手垂下測得的血壓值會高。因此,測量時請務必坐正,盡量保證每次測量時,頭頂至心臟的垂線距離概略相等,并使手腕帶與心臟位置同高。 手掌不要用力,自然張開,不要握拳。
2.為什么正常人測試無問題,高血壓患者測試偏低
年老患者血壓值為 SYS 140~160 mmHg,DIA 90~100 mmHg, 與水銀比較,容許誤差為正負 6mmHg, 有些人會量在負 6mmHg 的范圍。所以會有這方面的疑問。偏低 6mmHg 是會有的。
3.為什么血壓計有時會產生再次加壓
如果被測量者血壓偏高,血壓計的智能檢測功能會使血壓計再次加壓到理想值,并測量出精確的血壓值。
4.上臂式電子血壓計與腕式電子血壓計測量誤差大的問題。
從人體構造來講,上臂處的動脈血管與手腕處的動脈血管的粗細 , 也就是直徑幾乎是一樣的 , 一般上臂處動脈血管直徑為 4.2 至 6mm , 手腕處動脈血管直徑為 4.2 至 5mm 。而且電子血壓計從設計精度到制造精度都是一樣的 , 出廠時每臺的檢驗,規格也都是一樣。因此從原理上講沒有明顯誤差。
那么為什么還有人反映臂式與腕式有誤差呢 ? 據我們了解其中多數人反映臂式偏低 , 而腕式偏高。這還是一個測量姿勢問題。 ( 比如臂式袖帶卷綁的位置是否過高 ? 過松 ? 或過緊 ?)
(a) 上臂皮下脂肪多 , 導致袖帶卷綁過松或過緊。不論過松、過緊都有會使血壓測量值偏低 ( 過緊會使血流不暢 , 過松會使血液振動不能徹底傳遞到袖帶 , 血壓值也變低 ) 合適的程度為袖帶卷綁后 , 袖帶與手臂之間應能自由伸進一個手指頭。
(b) 腕式血壓計由于手腕皮下脂肪少 , 所以袖帶的卷綁比較容易 , 不易導致過松或過緊 , 但測量時的姿勢會影響測量值。實驗表明 , 當手腕向外旋轉時 , 容易緊張而使血壓值升高。
使用說明書中要求測量時手腕自然伸出 , 但一般的顧客在按使用說明書中要求做時總是不自覺的將手腕向外轉 , 造成測量誤差。所以測量時應按使用說明書中的要求 , 讓手腕自然伸出約呈 45 度。上述幾點注意到以后 , 上臂式與腕式電子血壓計不會有明顯差異。
c) 末梢系統障礙者 ( 一般可由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疾病引起 ) 其手腕與上臂的血壓測量值可能有較大誤差 , 建議使用臂式電子血壓計。
(d) 有些人喜歡站著測量血壓,這是一個錯誤的方法,站著測試會使測量誤差變大。所以我們為了測量出準確的數值,在測量的時候好不要站立。
結語:知道了血壓計的一些原理、使用方法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我們自己在家也能正確的測量血壓了,總是去醫院測血壓,來來回回特別折騰。今天,小編教給了大家那么多關于血壓計的知識,是不是覺得使用起來特別方便呢?我們要定期測血壓,遠離身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