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難免會發燒,發燒是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會有的一種生病現象,小孩跟大人不一樣,大人的抵抗力稍強,但是小兒的比較弱,所以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就讓紀小龍專家來講講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哪些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小兒發燒的原因很多,有的時候是因為夏季的高溫所引起的發熱,有的時候和孩子的體質有關。所以要及時送醫檢查。
此外,引起幼兒發熱的常見原因多與各種感染有關。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是小兒發熱常見的原因。包括鼻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發炎等上呼吸道的感染。這時,孩子除了發熱以外,一般還會伴有相應部位的其他癥狀,例如頭痛、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咽痛、輕度咳嗽;同時還可以出現渾身乏力、食欲下降等,部分嬰幼兒由于突發高熱而引起驚厥。
下呼吸道感染
這時候,孩子常常會有氣管炎的癥狀,孩子會咳嗽也會呼吸急促,不及時治療很可能會發展成肺炎。
消化道疾病
包括急性胃腸炎、急性細菌性痢疾等。患兒除了發熱以外,還會有不愿進食、嘔吐、腹瀉、大便的性狀改變,或者為稀水樣便,或者是粘液便、蛋花湯樣大便及綠色粘液便;有時還伴有膿血和惡臭。嚴重時,可因吐瀉過多而使孩子的體液損失過多,引起機體脫水癥。
急性傳染病
常見的有幼兒急疹、麻疹、風疹、水痘、猩紅熱等。這些疾病除了發熱外,還伴有各自獨特的皮疹。另外,患了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傷寒、肝炎百日咳等疾病時,發熱也是一個常常出現的重要的癥狀。
神經系統疾病
當發熱伴有神志不清嗜睡或昏迷、嘔吐、煩躁不安、頸項強直等,提示有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的可能,如腦膜炎、腦炎等。
其他疾病
也有其他疾病導致的小兒發燒,或者是一些藥物的過敏反應。
本期嘉賓介紹
紀小龍
男,江蘇句容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醫院病理科主任、腫瘤生物治療科主任、納米醫學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現任國內11家雜志的副主編、編委以及美國《環境腫瘤病理雜志》編委,全軍解剖學組織胚胎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委員會委員、全國全軍及北京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1993年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非疾病因素
專家指出,由于新生兒腦部下視丘功能發展還不完整;加上寶寶身體體積小,相對體表面積大;且汗腺不發達,散熱機制較差,“一般幼兒的體溫,多會比大人稍高個0.3~0.5℃。”而有哪些“非病理性因素”會引發小兒高燒,根據醫師說法,可歸納出下列原因。
環境因素
舉凡室內通風不良,或是爸比媽咪幫小寶寶穿太多衣服,蓋太厚棉被等,都易讓小寶貝因為身體體溫無法外散,造成“假性發燒”現象。另外,寶寶剛吃完熱食或牛奶,也會因血液循環快而有體溫過高現象;而寶寶剛洗完澡后,因水會吸熱,此時體溫會稍微偏低。
劇烈運動
當小孩子在情緒激動、哭鬧,或從事劇烈運動的當下及其后:也會出現暫時性體溫升高現象。正常的孩子,多半在活動中止后的半小時至一小時內,體溫即可回復正常。
腦部受傷或長瘤
腦部功能受損,有可能傷及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如此容易造成體溫升降調控失衡,易使體溫產生劇烈起伏。
特殊藥物的副作用
如小兒接受預防針注射,也有可能會因為某些疫苗特性,引起發燒等副作用反應。
由于很多疾病的早期都會有發熱的表現,所以在其他的相關癥狀尚未出現之前,醫生也難以下結論。往往是針對孩子的癥狀給予對癥處理,醫生會囑咐家長注意觀察孩子的體溫變化,及時控制高燒,并細心觀察寶寶的各種反映和表現,有問題時隨時就診。由于引起發燒的原因是多種多樣,所以在孩子發熱時,家長要注意孩子發病前有無與其他病人的接觸史,以便協助醫生及時對孩子的病痛做出正確診斷,以利于孩子及時獲得治療。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