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進行眼科檢查
糖尿患病被公認是青光眼的危險因素之一。有資料表明,糖尿病患者的青光眼發生率為12.6%,比非糖尿病人群高3倍。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是青光眼的高發人群的原因在于:糖尿病可引起前房角小梁網硬化,房水外流不暢,眼壓升高而發生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環障礙可導致眼部血流灌注減少,引起青光眼性視神經損傷而發生正常眼壓性青光眼。
在高血糖狀態下晶狀體發生腫脹,導致前房角關閉,眼壓升高引起繼發性閉角型青光眼;重要的是增殖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得不到有效控制,將終導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難治性青光眼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房角關閉期,眼壓升高十分頑固,眼痛劇烈且難以控制,同時治療也非常復雜和困難。
定期眼科檢查是預防青光眼的直接有效的方法。2型糖尿病和5年以上l型糖尿病患者應一年一次眼科檢查。對糖尿病患者眼底進行監測,早期發現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發生主要與糖尿病的病程和控制程度有關,血糖控制正常范圍可延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展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發生,因此根本治療在于早期有效控制血糖。
值得注意的是,初次檢查結果無青光眼發病跡象,并不保證以后不發生,仍應根據眼科醫生的建議定期隨診。糖尿病患者應了解和掌握有關糖尿病及青光眼的醫學知識,平時注意自我觀察有無異常改變,以便及時就醫。
青光眼患者為什么要查視野
青光眼視野檢查的目的在于兩方面,即檢測有無視神經損害和監測病情進展情況。檢測有無視野缺損,判斷有無視神經損害。青光眼的診斷不完全決定于眼壓,單純眼壓高而沒有視盤損害及相應視野缺損,只能診斷為高眼壓癥。相反,正常眼壓性青光眼,眼壓正常,僅有視盤改變和視野缺損。因此視野缺損是診斷青光眼的主要指標之一,這在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尤為重要。臨床上高眼壓癥患者可不治療,定期隨訪眼底及視野,一旦出現早期視盤損害及視野改變,即予治療。
通過視野檢查,監測病情進展。抗青光眼治療是否有效,不能僅憑眼壓,而應檢查視盤損害及視野缺損是否繼續進展。眼壓一日之內有波動,一次測量眼壓正常不等于眼壓控制滿意,在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尤其是那些正常眼壓性青光眼,視盤對眼壓的耐受性低,即使眼壓在正常范圍,視功能損害可能繼續,如不定期檢查眼底和視野,可能給患者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視野檢查技術已有了很大進展,特別是計算機輔助的視野檢查,準確性、可靠性顯著提高,并能準確記錄、保存檢查結果,便于對比。在接受抗青光眼治療的患者,連續視野檢查結果的比較是病情有無進展的敏感指標,視野缺損穩定無變化意味著治療有效,而缺損進行性加重,是需要加強治療力度的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