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患癌的概率越來越大,這和人們的生活壞境和所吃的食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現代的農業種植為了提高收成,大量使用化肥等化學用品,導致很多人患癌癥。癌癥的檢查和一般的健康檢查是不一樣的。
防癌檢查和普通的健康體檢是不一樣的,癌癥的檢查需要腫瘤的專業人士用專業的儀器活方法對受檢者進行檢查。癌癥的檢查能夠預防和及早的發現有無癌癥跡象。從而預防腫瘤發生的專業檢查方法。
專家介紹,通過體檢,可以查出很多癌前疾病,例如宮頸重度糜爛、尖銳濕疣感染、乳腺囊性增生等,應積極治療或密切隨訪,不要認為不是癌癥就可以高枕無憂。
防癌體檢內容
定期防癌查體檢測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常規項目,必要時做內鏡檢查取活檢,影像診斷,腫瘤相關血清標記物檢測。
常規項目:1.三大常規:常規體檢、常規實驗室檢查、常規影像學檢查。2.大便潛血(需禁食潛血飲食)。3.肛門指診(DRE):可發現75%的低位直腸癌、前列腺病變。4.脫落細胞學檢查:痰細胞學。5.胸部正、側位平片、腹部平片。6.腹部、盆腔B超以及部分腔內超聲等。
內鏡檢查:內鏡檢查是腫瘤診斷重要手段,可用于空腔臟器和體腔檢查,可發現粘膜的癌前病變、原位癌。內鏡檢查可發現X線、CT不能發現的腫瘤,可活檢。
影像診斷:1.消化道造影、尿路造影。2.電子計算機X線體層掃描(CT)。3.核磁共振顯像(MRI)。4.動脈造影等。5.FCT、US引導下穿刺活檢6,核素掃描:E—CT。7.正電子核素顯像—PET等。其中,PET/CT既可對病灶準確定性,又可準確定位。其靈敏度、特異性和準確率比CT、核磁共振更高,能夠發現微小的隱匿病灶,可進行良惡性鑒別和惡性程度估計,并鑒別腫瘤治療后是斑痕形成還是復發灶。
腫瘤標志物檢測:腫瘤標志物是腫瘤的發生和增殖過程中,腫瘤細胞本身產生或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
常見腫瘤篩查建議
乳腺癌:對于20歲~39歲的婦女,建議每1年~3年請醫生做1次物理檢查(觸診)。40歲及以上的婦女,建議在請醫生做物理檢查的同時,每年做1次乳腺鉬靶照相檢查。對于那些有高危因素的婦女,如癌癥家族史、既往乳腺癌病史等,建議您和腫瘤專業醫生商量,討論早期進行鉬靶照相的利弊和開始的時間,并進行其它相關檢查(如超聲檢查或MRI檢查)或增加檢查的頻率。
肺癌: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上已經開始使用低劑量螺旋CT的方法來篩查早期肺癌。經過多年國際上的臨床試驗數據證明,該種方法是目前發現早期肺癌的佳手段,
重點篩查人群:年紀在45歲以上、有著很長時間的吸煙史,吸煙指數(吸煙的年數×每日吸煙的包數)在20以上的越危險。工作壞境長期接觸粉塵的,例如教師和面粉廠的工作人員、或者是有這方面家族遺傳病人員。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不推薦使用胸透對肺癌進行早期篩查。
結直腸癌:建議結直腸癌的篩查的年齡從50歲開始,受檢者無論男女,應遵循以下幾項篩查方法的1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