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天然牙和種植牙的大區別在于天然牙上有一層牙周膜。牙周膜有兩個重要作用,一個是感知食物軟硬度,另一個是被動緩沖,這兩方面作用都能起到保護牙齒、牙根的作用。目前種植牙還沒有這樣的功能,假牙也如此。所以在廣總口腔科這樣有資質的牙科診室,即使牙齒的神經已經壞死或牙本質、牙釉質已經爛掉,也不放棄對每一顆原生牙齒的再利用。
目前廣總口腔科,完全可以做到把脫落的牙齒或斷裂的牙冠重新植回口腔。只要保證斷牙濕潤(如放在嘴里或牛奶里保存),并及時就診,斷牙一般都能成功回植。“這樣做也能為患者節省許多不必要的開支。種植一顆牙,可能需要1萬元,補一顆烤瓷牙少說也要五六百元,而回植自身牙,既保住了這顆牙齒,又大大解決了開支,而且在日常使用中也好用得多。”
誤區三 牙齒生長不齊不要緊,有需要時再矯形也不晚
案例:某高校一名大四學生,牙齒生長不齊,歪歪斜斜、有礙美觀,但他并不在意,直到大學畢業找工作時才趕緊到廣總口腔科尋求牙齒矯形。段主任看了后認為他的牙齒已經錯過了佳的治療矯形時期,矯形難度已大大增加,如果在換牙時期能及時治療,可能不需要矯形就能保證牙齒整齊。
很多人認為乳牙不能拔也不用拔,因為乳牙終要被恒牙替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有人認為,牙齒畸形只是影響美觀,有需要的時候再矯形也不晚。段主任認為這兩種想法都是不對的。一般來說,人的牙齒在乳牙期都非常齊整,需要矯形的牙齒一般都出現在開始換牙后的混合牙期。混合牙期牙量大于骨量,后生牙沒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就容易造成牙齒排列畸形,所以換牙期是牙齒矯形的佳時期。“牙列不齊是在混合牙期開始的,這時如果能及時就診,參考家族病史、通過牙齒X片,就能輕松發現牙量和骨量的比例關系。對有牙列擁擠的患者進行減速拔牙,使恒牙和乳牙順利完成替換,這樣牙齒生長起來就整齊得多,不需要矯形治療就能擁有一口整齊的牙齒。”
在孩子五六歲的時候,家長就應該對孩子牙齒生長情況多多注意。但是很多家長都會忽視孩子的乳牙問題,認為他們會自行脫落,不必關心。如果孩子在12歲左右換完牙齒期間乳牙出現脫落,不進行補牙和治療時,會造成長出來以后恒磨牙移位,影響面部美觀,所以家長們要多多關心孩子牙齒的生長情況。
誤區四 治療怕痛,所以牙病一拖再拖
案例:廣州大學城的一名大三學生,在童年時曾因齲齒到牙醫門診就醫,治療疼痛讓他記憶猶新。現在恒牙壞了需要治療,他心有余悸,寧可牙疼,也不想再去體驗治牙時的痛苦。
的確,很多人把牙科門診形容成恐怖的地方,不僅是因為治療時和治療后牙齒會疼,還因為治療過程中產生的噪音也讓人聯想到恐怖的治療情境。“牙科手術和一般外科手術大不相同,做牙科手術,患者往往是清醒的,治療時的疼痛和聲音深深印入腦海,以致一提治牙,就牙根酸軟,我們稱之為‘牙科畏懼癥’。”段主任向筆者展示了他們科室為病人克服“牙科畏懼癥”而計劃引進的治療設備———“笑氣治療儀”。
笑氣具有麻醉作用,有甜香的味道,能讓人有昏昏欲睡的感覺。將笑氣應用到牙科治療上,可以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進入半睡眠狀態,再輔以局麻藥物,患者治療時的痛感將大大減輕。“作為口腔科醫生,我們一直都在探索牙科疾病的無痛治療,目前正逐步向世界新技術、新水平靠攏。現在看牙治牙時的疼痛,會隨著手術設備的更新和手術水平的提高不斷減輕。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痛感和不快也將日益減少。”段主任后告誡牙病患者,牙齒疾患治療中的痛苦只是一時的,但可以保證以后牙齒是健康的,單純因為怕疼就拒絕接受治療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有牙痛就有病因,有病因就有解決它的辦法,對癥下藥才是關鍵。并不是所有牙痛都必須到醫院或者藥店花錢買藥,生活中的一些飲食調料都可以解決牙痛癥狀。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些牙痛的小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