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一提到腦梗塞,網友們都不會覺得陌生,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能發現我們周圍有很多腦梗塞的病患。腦梗塞的病發率和突發性都非常高,甚至還超過了一些癌癥,所以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多了解一些關于腦梗塞的基本資料,做好預防工作,今天小編就給網友們普及一下相關知識。
首先,小編要給網友們介紹的就是關于腦梗塞究竟難不難治的問題,這也是患者們關心的問題,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不管難不難治,都要樹立信心,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發病率世界第一 救命藥未入醫保
在中國,特別是一些大城市,病人從中風發生到被送往醫院的速度、水平以及到達醫院后明確診斷的時間都和國外相差無幾,能做到“運送及時,診斷及時”。
然而,“病人送入醫院后,從明確診斷到真正開始接受溶栓治療,本來兩分鐘可解決,但平均卻需要花費50分鐘!”
這耽誤的40多分鐘竟然全花在了醫生給病人家屬的用藥解釋上。
以重組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rt-PA)為例,它是目前公認的、有效的腦血管病人溶栓用藥,也是目前用于急性腦梗死病人治療的唯一有效藥物,能重新開通被栓塞的血管,避免1/3的病人留下后遺癥。
可這種救命藥一支就要6000多元,平均一個病人需要一支半,花費就在萬元左右,病人家屬一下很難接受,甚至覺得醫生有意給病人用貴藥。
寶貴的救命時間,就在這反反復復的解釋中被浪費了,終,更多的病人選擇了放棄。
用藥:關鍵藥物不能醫保報銷
記者采訪中發現,按照醫保規定,rt-PA在用于心臟病治療時醫保能報銷,用于腦血管病就不能報銷。
rt-PA早于1995年在美國首先被批準,成為腦血管病治療常規用藥。
2004年該藥進入中國,作為心血管病治療用藥進入醫保目錄。2006年,該藥才作為腦血管病治療藥物獲得批準使用,但它一直沒有獲批準進入醫保目錄,屬于自費藥物。
北京社保局醫保處解釋說,一種藥并不是只要進了醫保目錄就能報銷。
比如一種藥,只規定治療胃癌時才能報銷,但它被用于治療肝癌和腸癌時則可能不屬于可以報銷的適應癥范圍。
按照規定,搶救病人,醫生在第一時間用藥,醫院有責任先搶救后收費。
但腦血管病溶栓用藥,恰恰不是搶救用藥,只是治療用藥,這在無形中又降低了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