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體的體質有酸堿之分,現在很多人都是酸性體質,都是亞健康的狀態,弱堿性的體質才是理想的身體狀態,但是我們要想辦法將體內的酸性物質排除,還我們一個健康的身體。下面就讓張蔭芳專家來告訴我們怎樣改變酸性體質。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我們都知道酸性體質對我們是不好的,這樣的體質很容易肥胖,也容易帶來很多疾病。
排酸五大法
一、飲水
排除人體過量酸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通過腎臟排酸,每天飲足夠的水,約6-8杯(2.5升)水,就能促進凈化過程。建議多飲用含堿豐富的飲料,如含鈣和含鎂的礦泉水和草藥煎汁。
二、放松運動和瑜伽
心理平衡,對保持酸堿平衡起決定性作用。體液酸化時,理想的補償方法是進行自體放松運動和瑜伽鍛煉。
三、呼吸新鮮空氣
我們可以多進行一些戶外的運動,這樣我們就能呼吸道新鮮的空氣,然后還能通過汗水將我們身體里的酸性排出。
四、限制某些藥物
特別是止痛藥,也包括避孕藥,無一不對代謝作用產生干擾,酸堿平衡也因此受到干擾。服用上述藥物,就應盡量多吃蔬菜和水果,以此抵消酸性因素對人體的危害,身體的疼痛也能通過強堿性食物得以減緩。
五、松弛浴
浴缸水溫37℃,添入100克可溶解的碳酸氫鈉(小蘇打),浴后盡量休息。
“排酸”要從生活細節入手
酸性體質具有體重起伏不定的特性,并有疲勞感。為自己的健康著想,好保持身體的酸堿平衡,應時常注意你的飲食是否合理,一不合理,就立即采取補救措施。例如,吃一份“酸性”披薩餅,應加喝一大杯堿性西紅柿汁,其對身體的害處就減少一半。吃一塊蛋糕,則可喝一碗濃菜湯或吃一碟生菜來予以平衡。
1、不吃夜宵
我們通常以為在晚上10點以后吃的才是夜宵,其實從8點開始,如果再進食,我們又不及時消耗,就很可能將食物的酸性存留體內。
2、調整飲食結構
酸堿食物的比例建議為2∶8 。多喝堿性離子水,少喝酸性水,如純凈水、可樂等。如果體質偏酸性,可多食用堿性食物,例如糙米、蔬菜水果,海藻類食品也是很好的選擇。
3、細嚼慢咽
任何時候絕不應匆匆忙忙地進食,而應細細地咀嚼食物、津津有味地吃,因為細嚼慢咽等于消化了一半,未經咀嚼而吞咽下去的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會產生發酵酸。
4、晚餐不應太晚
吃得太晚,食物沒有消化就上了床,會使體內產生大量發酵酸。
5、要吃早餐
不吃早餐,直到中午才進食,胃長時間處于饑餓狀態,會造成胃酸分泌過多,使得體質變酸。
本期嘉賓介紹
張蔭芳
男,河北醫學院、河北中醫學院原副院長(現合并為河北醫科大學),國內醫用免疫學專家、心腦血管疾病專家, 碩士生導師。 從事醫學,教育,科研,臨床,管理工作50多年,現年76歲。他長期從事對中老年疾病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醫學研究,掌握了精深獨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他從中醫整體觀和辨證施治的理論高度,結合西方現代醫學成果,建立其獨到的健康養生理論和實踐系統,尤其擅長診治疑難雜癥。張蔭芳教授知識淵博,德高望重,平易近人,常年獲邀在全國各地進行講學和診病,深受廣大群眾的敬重和愛戴。
張蔭芳熱愛傳統醫學專攻藥膳保健。“幾丁聚糖抗癌和抑癌的試驗研究”成果,意義重大深刻地提示幾丁聚糖搞癌的試驗結果。在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上發表轟動國內外!
1995-2010年張蔭芳擔任中華醫學會《重點推廣工程》推廣中心主任,專家組組長及健康金鑰匙--全國巡講專家培訓組組長等重要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