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病的浸潤性及多灶性生長的特點,單一手術治療平均生存期僅為3.3~5個月,但手術可以明確診斷和減低顱內壓。一旦手術后病理明確為淋巴癌,應立即放療。如果已考慮本病,好避免手術切除,先采用立體定向穿刺活檢,以確定診斷。
4.化療
用于放療后的復發或與放射治療聯合使用,是淋巴癌綜合治療的重要部分。化療藥物應選用能通過血-腦脊液屏障的藥物,常用的化療藥物有甲氨蝶呤(MTX)、環磷酰胺(CTX)、長春新堿(VCR)、多柔比星(阿霉素)等。
常用化療方案:首選CHOP方案:環磷酰胺750mg/m2,多柔比星50mg/m2,長春新堿1.4mg/m2,靜脈給藥,潑尼松75mg,每6小時1次,口服。其次為VENP或VEMP方案:長春新堿0.02mg/kg,靜脈給藥,每周1次;環磷酰胺每天1.0mg/kg,口服,或6-MP每天1.0 mg/kg,口服;潑尼松龍每天0.6 mg/kg,口服。再次NECU方案:氨基-甲基亞硝基脲2mg/kg,靜脈給藥,每周1次,連用3周,接用5-Fu 10mg/kg,靜脈給藥,每周5次,潑尼松龍每天0.6mg/kg,口服。可以重復幾個療程,也可多種化療藥物聯合使用。除靜脈給藥外,部分水溶性化療藥物可直接鞘內注射,提高腦脊液藥物濃度,常用甲氨蝶呤或阿糖胞苷鞘內注射,以減少藥物不良反應。先從頸內動脈或椎動脈注入高滲性物質如25%甘露醇,暫時開放血-腦脊液屏障,再給予化療藥物,可大幅度提高腦實質的藥物濃度,尤其是水溶性藥物,其腦實質濃度可提高5~40倍。
5.放、化療的順序
淋巴癌患者對放、化療均較敏感,但有作者認為,放、化療的治療順序對患者的預后有重要的影響。Ferreri等報道7例淋巴癌接受放、化療聯合治療,結果4例先放療、后化療的病人中,3例分別存活34個月、42個月、45個月,第4例只存活11個月;另3例先化療再放療,生存期均不超過15個月。Univariate也報道表明,先放療后化療的病人比接受相反順序治療的病人生存期長。
6.推薦的治療方案
有人對不同的治療方案及生存時間做比較,發現單純次全切除的病人平均生存時間為5.5個月,次全切除加放療為13.5個月,次全切除加化療為24個月,次全切除加放療加化療為38個月。所以淋巴癌佳治療方案為手術、放療、化療綜合治療。一旦確定診斷后,先行全腦放療41~50Gy,隨后病灶及水腫區局部加量到60Gy左右,再聯合用藥全身化療或甲氨蝶呤(MTX)鞘內化療。
7.復發后的治療
淋巴癌復發病人預后相當差,常見病灶原位復發,也有顱內其他部位,甚至全身復發等。病程進展非常迅速,但如果積極治療也能延長存活,可根據情況再行手術,術后配合放療或化療。
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癌的預后
年齡、一般情況、治療方法、放療野及劑量、全身及鞘內化療和放、化療的治療順序等均為影響預后的因素。有人認為下列幾種情況預后相對較好:
①年齡<60歲;
②治療前KPS≥70分;
③放療劑量≥55Gy;
④腦脊液中沒有腫瘤細胞。
結語:關于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癌的介紹就說到這里,很多時候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癌出現在患者身上卻沒有能被及時的發現,這樣會延誤了救治的佳時機,所以小編希望大家能夠認真的了解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癌,做好預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