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六:只吃粗糧不吃細糧
粗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有降糖、降脂、通大便的功效,對身體有益。
但如果吃太多的粗糧,就可能增加胃腸負擔,影響營養素的吸收,長此以往會造成營養不良。因此,無論吃什么食品,都應當適度。
誤區七:少吃一頓就省一頓藥
有些患者為了控制好血糖,自作主張少吃一頓飯,特別是早餐,認為能省一頓藥。
其實,吃藥不僅是為了對抗飲食導致的高血糖,還為了降低體內代謝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致的高血糖。
并且,不按時吃飯也容易誘發餐前低血糖而發生危險。另外,少吃這一頓,必然下一頓飯量增大,進而導致血糖控制不穩定。因此,按時、規律地用藥和吃飯很重要。
誤區八:打上胰島素就可以隨便吃了
有些患者因口服藥控制血糖不佳而改用胰島素治療,認為有了胰島素就“天下太平”,不需再費神控制飲食了。
其實,胰島素治療的目的是為了血糖控制平穩,胰島素的使用量也必須在飲食固定的基礎上才可以調整。
如果飲食不控制,血糖會更加不穩定。因此,胰島素治療的同時不但需要配合營養治療,而且非常必要。
誤區九:用尿糖試紙評估食物
有些患者為了監測所吃的食物尤其是甜味劑食品是否含糖,將食物溶液滴于尿糖試紙上,發現變色就非常恐懼,認為是高糖。
其實只要是含糖(包括精制糖、多糖)的食物溶解后都會產生葡萄糖,而使試紙變色。
無糖食品中只是沒有蔗糖,其他形式的糖都會使試紙變色,但是它們不會使血糖上升太快或太高。這種做法只會讓您徒增煩惱。
誤區十:山楂等流傳的降糖食療方法都可以降糖,無須限制
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黃金法則告訴我們,所有飲食都要控制在總熱量范圍內。山楂對普通老年人有軟化血管、抗凝的作用,但含有較高量的果糖,多吃可能影響血糖控制。
食療偏方中的食品如果熱量過高或脂肪量過高,也會影響血糖。因此,應慎重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