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一發生變化,就感到身體不適;一出現流感,你就首當其沖一擊即中……這都是不合格的身體免疫力在作祟。免疫力是人體自身識別和消滅外來入侵的防御機制,免疫系統功能的強大與否,決定著對于外界健康侵擾的抵抗力。
研究表明,一些日常簡單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大大提升身體免疫力。不僅會令身體更健康,也會讓人更快樂,時局動蕩,自然災害不斷,加強自身免疫力是重要的
融洽的社交
免疫力系統非常享受我們與朋友共度的時光。研究表明,如果讓一個人置身于流感病毒的包圍中,心靈的養料、融洽的人際關系和甜蜜的愛情,可以幫助他大大降低患上流感病毒的幾率。也就是說,當我們與周圍人的交往越是密切和頻繁,交往的人越是多樣化時,遭遇感冒襲擊的可能性就越小。另外,接觸與撫摸也非常重要,它可以提高細胞的活性,找出并消滅有害細胞或被病毒入侵的細胞,幫助守衛我們的健康陣地。
愉悅耳朵
聽音樂可以提升身體免疫力。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研究者認為,其中關鍵的是要找到能夠讓我們的心靈舒緩放松、得到撫慰的音樂類型。如果你在聽音樂時,感到脊椎里有一陣“戰栗感”穿行,或一股電流直達大腦或四肢,那基本上就是你所需要的音樂類型了。這樣的音樂可以激發大腦產生“美好的快感”,這種快感通常是由美食和性愛激發出來的,但我們在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時,也可以得到同樣的感受。另外,神經學專家還發現,經常去聽音樂會的人,體內細胞自發產生的“消滅壞細胞”活性,會大大得到提升。
降低噪音
不受歡迎、令人不快的“闖入型”或“干擾型”聲響,會引發肌肉緊張、心跳加速、血管收縮,甚至還會引發消化不良。長期置身于噪音當中,會導致血壓水平、膽固醇水平和免疫系統功能發生長久性的改變。研究發現,與在安靜的辦公室中工作相比,長期在中度噪音的辦公室中工作的女性,身體會產生更多的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素,而且心臟的狀況更加脆弱,患上心臟病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更加糟糕的是那些能夠覺察卻無法控制的聲響,如汽車的鳴笛聲、狗的吠叫聲和周圍尖銳刺耳手機鈴聲等。那么,試著控制一下你所處的音響環境吧,哪怕只是戴上耳塞,或讓餐廳、健身館的服務人員降低所播放音樂的音量。
積極的心態
保持積極的心態,意味著我們要具備“能夠看到事情好的一面”的能力。其實,我們的免疫系統布滿了智能的神經纖維,能夠接收到來自大腦中的思維以及感受的種種暗示。之前就有研究發現,與悲觀主義者相比,生性積極樂觀的人的壽命,通常多出12年。而新的研究發現,心態悲觀的人同樂天派的同齡人相比,通常表現出情緒喜怒無常、神經過敏、容易感受到壓力等狀況,免疫系統功能也更加脆弱。
正確的飲食
任何一種身體所需的營養攝入不足,都有可能導致更加頻繁和長時間的身體不適或疾病。如果在營養方面讓身體感到饑餓,就會因能量虧空而令人體生產過多的壓力荷爾蒙。如果一個周內,通過節食減掉2斤體重,負責偵測疾病或外來入侵細胞的淋巴細胞,就會陷入不利境地。精心選擇健康脂肪(富含對人體有益的omega-3脂肪酸),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多吃水果和蔬菜等,都是健康體質必不可少的飲食法則。另外,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發現,脫水或水分攝取不足,也會降低身體的抵抗力,所以隨時補充水分,也是必不可少的健康習慣。
開心地歡笑
令人痛苦不安的情緒,如憤怒和悲傷都會大大損傷身體健康——而笑卻恰恰相反。發自肺腑的笑可以增加抵抗傳染的抗體數量,激發體內天然“殺手細胞”(對抗癌細胞和被入侵細胞)的活力。研究者通過播放搞笑視頻,來測試人體免疫系統的反應,結果發現,即便有的人只是參與其中而沒有做出明顯回應,他們的免疫系統也得到了明顯提升。另外,笑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刺激消化功能、降低血壓和減少肌肉緊張的功效。
多運動大腦
某些特定的思維運動可以提升人體免疫力。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發現,打橋牌可以激發女性的免疫系統功能,這是通過免疫系統與掌管計劃、記憶、創造力、判斷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大腦區域,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結果。研究者認為,任何應用到這一大腦區域或相關思維功能的智力活動,都有利于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規律的運動
規律且適度的運動,可以對身體“自我防衛系統”的多個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體力鍛煉不僅可以強化人體的心血管系統,提升情緒和減少壓力荷爾蒙,長期規律的運動還能激發人體“殺手細胞”的活力。但記住千萬不要運動過量。如果平時不怎么運動,卻突然某一天運動時間過長、強度過大,這反而會降低人體的抵抗力,增加身體不適甚至患病的可能性。
懂得放松
壓力會導致身體分泌皮質醇和腎上腺素,這兩種荷爾蒙都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反應。因壓力而產生的焦慮感,也會抑制體內天然的“殺手細胞”的活力。如果能經常進行鍛煉,如做有氧運動和深入的肌肉放松、冥想、祈禱等,都可以幫助阻止壓力荷爾蒙的分泌和釋放,并且強化人體的免疫系統功能。
Beauty “糟糕日”應對法則
人總會有不順的時候,這都是人生的必經之路,畢竟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那么在自己的心情很差的時候,而且生活狀態也非常差的時候,可以選擇換一個環境,沒事出去慢慢的走一走,調節一下自己的心理狀態,清醒頭腦。如果覺得時間不夠的話,哪怕就是出去兩分鐘,那么狀態都是不一樣的。
昏暗的睡眠光線
只有當光線足夠黑暗時,人體才會分泌褪黑激素——一種預防某些疾病的荷爾蒙。如果睡眠時間不夠充足,或者夜晚的睡眠環境沒有關閉光源,就會減少褪黑激素的分泌,并且令雌激素的分泌水平上升,而這會增加患上乳腺癌的風險。事實上,新的研究發現,上夜班或總是熬夜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高達60%。所以,毫不奇怪的是,失明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會比一般女性低約20~50%。另外,即便光源并不明顯,如床頭桌上鬧鐘所發出的微弱的光或夜間照明燈等,也都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所以,要盡可能地保持室內光線完全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