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進行時問診
醫生會向寶寶媽媽詢問一些有關寶寶的基本情況,媽媽只需客觀回答即可。比如,媽媽懷孕期間的健康狀況、分娩情況、寶寶出生后的一般健康狀況、寶寶的喂養情況(母乳喂養還是配方奶喂養)等。
抽血后的照顧
1.媽媽需用棉簽在寶寶扎針處按壓3—5分鐘進行止血,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2.抽血后要避免寶寶劇烈運動,媽媽要給寶寶多喂糖水,并觀察寶寶有無其他不適反應。
3.媽媽應在24小時盡量保持寶寶抽血手臂的清潔衛生,不應當給寶寶洗澡。
4.若局部出現淤血,一般會自行吸收,如果淤血較多,可用生土豆片貼瘀血部位或24小時后用溫熱毛巾濕敷。
寶寶1歲內的3次必備體檢
體檢對寶寶來說,有著與接種疫苗同等重要的作用,寶寶1歲以前進行的5次體檢可測評了解寶寶喂養、患病以及智力發育的情況,還可有針對性地喂養以及護理,以及監測寶寶生長發育情況及早發現問題。
第1次體檢(出生后第42天)
醫院檢查:寶寶出生后第42天,迎來第一次個體檢。通常醫生會檢查寶寶身高、體重、心肺、血色素、鋅卟磷、堿磷酶、分髖試驗、臀紋、臍部、進行營養測評。此時寶寶還很小,心肺檢查主要以聽診、叩診完成,查血也只簡單地查幾樣,其中鋅卟磷是查血液中鐵的指標,堿磷酶是檢查鈣的指標。分髖試驗和臀紋是檢查寶寶的髖部是否有問題,髖關節是否有先天性脫位的情況。臍部體檢是檢查寶寶是否有先天性疾病臍疝。
可以自己在家做的簡單檢查
視力:爸爸媽媽好借用手電筒,使手電筒光向單方向運動,若寶寶的雙眼很容易追隨光運動,則寶寶的視力發育正常。
動作發育:觀察寶寶的小胳膊、小腿總是否喜歡呈屈曲狀態,兩只小手握著拳。如果是,則發育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