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身體狀況有的時候是自己無法預測的,而且有的時候疾病悄悄的發生了,我們還全然不知。所以我們就要定期去體檢。不同年齡進行的體檢項目也不一樣。那么就讓我們的專家紀小龍來給我們講講不同年齡的體檢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開始關注健康、正常體檢即可
其實很多人在20幾歲的時候覺得自己還很年輕,根本就不需要體檢,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這時候體檢,可以及早發現身體里的危險信號。
20多歲,很多人會經歷入職體檢,這是人生第一次全面體檢,會檢查出一些先天性疾病以及早期腫瘤。
對所有男性,尤其15~39歲的男性來說,睪丸癌都是高發的,由于從發生睪丸癌到發生淋巴結轉移平均需3個月時間。
在20多歲的這個年齡段,男性要進行定期的體檢,好每年都要做,重點檢查的項目是睪丸的檢查。
不胖的人,也要關注血壓和血糖
30歲起要逐漸關注血壓和血糖方面的問題。醫院每年體檢4萬人次,血糖、血壓的異常,很多都集中在35-40歲這個年齡段,當然,年齡越大,越是高發。
血糖每三年查一次頻率有些低了,尤其是大家不能有體重超重才要重點查的誤區。糖尿病典型癥狀“三多一少”(即吃飯多、喝水多、排尿多,體重減少),主要出現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這類患者會日漸消瘦,所以即使不胖的人也應該至少每年測一次血糖。
30歲以后,要注意婦科腫瘤的高發,HPV檢測可以考慮做了。
心血管疾病成頭號殺手
到了中年,尤其是40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對心臟方面進行定期的體檢了,這個階段的心臟檢查能很好的防治很多疾病的發生。尤其是腦中風。
對于40至49歲普通女性,應每年做1次乳腺X線檢查和臨床體檢;對于50至69歲普通女性,應每1至2年做1次乳腺X線檢查和臨床體檢。男性45歲以后前列腺癌風險增加。結腸癌篩查和乳腺檢查每年都要做。
檢查骨密度,防止成為“骨脆脆”
進入50歲,需要做的體檢項目就比較多了,骨密度、腸癌篩查、心臟檢查等等。
本期嘉賓介紹
紀小龍
男,江蘇句容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醫院病理科主任、腫瘤生物治療科主任、納米醫學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現任國內11家雜志的副主編、編委以及美國《環境腫瘤病理雜志》編委,全軍解剖學組織胚胎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委員會委員、全國全軍及北京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1993年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中老年期常見的骨骼系統疾病。我國目前50歲以上的骨質疏松癥患者約6944萬人,其中女性患者的數量大約是男性的3倍。50%的患者早期沒有明顯癥狀。背痛、身高縮短、駝背等癥狀易被中老年人視作身體老化應有的常態而被忽略,殊不知這時身體已敲響了骨質疏松的警鐘。體檢專家表示,這個時期檢查骨密度,關注骨健康是有必要的。
全面大檢查,別忘看耳朵
除了骨密度、癌癥等篩查外,需要注意的是,眼部檢查以及耳朵聽力篩查,如果出現耳垢或者感染應該立即去醫院。
其實從50多歲開始,人的聽力就開始下降了。上了年紀的人,如果有耳垢,也就是耵聹(耳屎)后,容易引發感染。如果老人自己掏,搞不好還會引發鼓膜破裂。所以,一定要去醫院,在內窺鏡下“吸”出來。一般來說,老年人的耵聹特別容易積累,所以感染的幾率相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