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其性偏寒,也不宜多食。食用過多容易損傷脾胃而令人腹中寒,因此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嘔吐清涎、大便溏瀉、腹部冷痛者應慎食。
梨性寒滯血,多食可以增加產后、行經的疼痛。因此,產后、痛經者忌多食梨子。由于梨寒涼滯氣、澀滯血脈,可以加重外傷的創痛,阻礙傷口收口與愈合,故外傷化膿與潰爛者忌多食。
由于梨性寒涼,蟹亦冷利,故梨不宜與蟹同食。二者同食,易傷人腸胃,導致嘔吐、腹痛、腹瀉。同時,梨忌與油膩食物同食,忌冷熱雜食,否則容易引起腹瀉。
香蕉
香蕉肉質糯軟、氣味芳香、甜蜜爽口。歐洲人稱它為“快樂水果”,因其能減輕心理壓力、解除憂郁,令人快樂開心。中醫認為,香蕉具有潤腸通便、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等作用。
香蕉性寒滑腸,故脾胃虛寒、脘腹冷痛、便溏腹瀉者不宜多食,尤其是胃酸過多者更應禁食。
由于香蕉含鎂量較高,多吃會使血液中的鎂量增多,引起嗑睡、頭昏、乏力。同時還容易造成人體血液內鎂與鈣的比例失調,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不利于身心健康。含鉀量也較高、過量食用會使血鉀濃度升高,導致鈉滯留,引起尿少或尿閉,從而加重腎臟負擔,故患有急慢性腎炎而腎功能不全者不宜多吃,以免 加重病情。
過熟的香蕉含糖量高,糖尿病人應少吃。關節炎或肌肉疼痛者不宜食用。
西瓜
西瓜甘甜多汁,清爽解渴,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喜愛的消夏解暑良品。中醫認為,西瓜具有清熱解暑,利尿除煩等作用,素有“天生白虎湯”之稱。民間亦有“熱天半塊瓜,藥劑不用抓”之說。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西瓜屬生冷之物,多食容易傷脾助濕,因此,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的人吃西瓜要適可而止。同時,一次也不可吃得過多,否則會沖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
感冒初期雖有發熱之象,也不宜吃西瓜。因為無論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都屬于表證。此時應采取發散的辦法,使病邪從表而解。此時若吃西瓜,不但不能祛除病邪,反而會引邪入里,使感冒加重或延長治愈時間。
西瓜含糖量較高,糖尿病、腎功能不全者不宜多食。
菠蘿
菠蘿因其艷麗的色澤、獨特的芳香和豐富的汁液、酸甜爽口的口味而深受人們的歡迎。中醫認為,本品具有清熱生津、消食止瀉、利水消腫等作用。
食用菠蘿除要適量外,還要注意食用方法。如食用不當,會引起中毒,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菠蘿病”。此病通常在進食菠蘿后10分鐘至1小時內發生, 癥狀為腹部陣發性絞痛、嘔吐、皮膚潮紅發癢、四肢及口唇發麻,嚴重的還會休克。為避免引起菠蘿病的發生,可用鹽水浸泡菠蘿,這樣處理過的菠蘿,不僅能破壞菠蘿蛋白酶,還能使味道變得更甜美。
此外,患有胃潰瘍、腎臟病、血液凝血機能不全、過敏體質者,不宜過多食用菠蘿,以防局部病變在蛋白酶作用下,使病情加重。
柿子
柿子味甘、澀,性寒,有清熱去燥、潤肺化痰、軟堅、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可以緩解大便干結、痔瘡疼痛或出血、干咳、喉痛、高血壓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