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動癥的并發癥還包括多動癥
有些抽動癥患者會同時伴有多動癥,其表現除肢體抽動,面部抽動,聲音抽動外,還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渙散、多動、沖動、成績下降等情況,這些都是抽動癥并伴有多動癥的表現。
孩子這種情況已經比較嚴重了,如果再不治療,會出現更多的并發癥,對孩子日后性格的形成及日后的發展非常不利。
多動癥、抽動癥如果不及時治療,對兒童的成長極為不利,長大后會遭遇更多的困難和挫折。因此,發現孩子的異常,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治療。
上述內容中可見,抽動癥對兒童的健康危害很大,不僅會誘發強迫癥,還可能引發多動癥等,這些都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因此孩子患有抽動癥應及早治療,以免給健康帶來更多危害。
強迫癥,知多少
偶然一次機會,我通過朋友之間的聊天,聽到了“強迫癥”這幾個字,但是我對此并不是非常的了解,我相信有許多的人也和我一樣,都不是很了解它到底是什么,因此,我通過查閱文獻資料了解到強迫癥的一些基本常識,希望我所介紹的東西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談強迫癥之前,先談一下強迫現象:幾乎所有的人可能都經歷過強迫現象:比如有時會有一首歌老在腦海里響起,或者出門后總在擔心屋門是否忘記鎖了?煤氣是不是沒關好?甚至會因此回家檢查。兒童、少年也會出現強迫現象,比如兒童在馬路上行走時,走4步必須跳1步才能繼續向前走等。可以說人人都可能會有強迫現象,如果一般來說這種強迫現象程度輕微,、持續時間短,不引起嚴重焦慮等情緒障礙的話,就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強迫癥是一組以強迫癥狀(主要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癥。強迫癥在臨床上并不少見,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強迫癥患病率大約為1%,1982年我國曾經做過一次12個地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強迫癥的患病率為0.3‰。實際上,這個數字遠遠低于實際的患病率。結合臨床實踐,估計國內的強迫癥大約有500-1000萬,患病率約為5‰~10‰。80%的強迫癥在25歲以前發病,男性比女性多。
強迫癥在臨床工作中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為什么呢?因為雖然從精神疾病的分類中看,強迫癥是神經癥的一種,屬于輕的精神疾病,但實際上,強迫癥的治療比抑郁癥、焦慮癥都要困難一些,癥狀改善可能比較慢,服藥劑量一般也偏大。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給患者及其家庭都帶來巨大的痛苦和負擔,。我曾經見過一位患者洗手要洗3~4小時,手都被洗破了;還有一位患者出門前要反復檢查,3個小時都出不去門,為此就整日不出門.可以說強迫癥患者非常痛苦,因患強迫癥而造成無法工作的患者并不少見,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強迫癥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