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飲食
要做到飲食有節制有規律、定時、定量,不過飽、不過饑、不過冷、不過熟、不暴飲暴食。
調營養
調營養是生命的關鍵。平時飲食要少吃多餐八分飽,多吃魚,保證每天的蛋白質攝入量,燒菜用鹽要少,飲食宜精清淡,可多吃些蔬菜和水果。
我國古籍《春秋繁露》中有這樣的說法:“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可見,“秋分”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太陽直射地球赤道,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二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這天正好在秋季90天中的中間,平分了秋季。
秋分過后,氣溫速降,添衣防感冒
天文專家表示,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后進入了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空氣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會產生降雨,但降水量不會很大。
醫學專家提醒,在秋分時節,一定要注意好身體的健康。在這個節氣中,因為天氣的不穩定性,所有很容易讓人患上感冒發燒等癥狀。所以專家建議我們,在秋分中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飲食與起居習慣,好能每天鍛煉身體一個小時,增強體質,防止感冒發燒等疾病。
秋分養生:預防感冒從五大飲食入手
一、冬吃蘿卜夏吃姜
有便秘癥狀的人適宜多吃蘿卜,因為秋冬季人們習慣多吃高熱量食物,如果腸道不通,則會使體內淤積細菌,降低人體抵抗力。此外,還有一些偏方也十分有效,比如每天早晚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細菌;適當飲用黃酒,可驅散風寒。而除了飲食,生活環境也十分重要。
二、糖姜茶合飲
因秋冬季感冒多為外感風寒之邪,常有頭痛、鼻塞、流涕及關節酸痛,甚至怕冷、發熱等癥狀。可用紅糖、生姜、紅茶各適量,煮湯飲,每日1-2次,不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三、喝點蜂蜜水
蜂蜜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激發人體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兩次沖服,可有效地治療和預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另外,秋燥容易導致便秘,喝點蜂蜜水有較好的預防效果。
四、每天食用蔥姜蒜
蔥姜蒜在日常炒菜時都會用到,但是經過翻炒營養會流失。所以好的方法就是生吃,蔥可切絲澆油,而姜蒜都可切碎與蜂蜜或糖攪拌服用,對預防感冒有奇效。而且如果不小心著涼了,立即飲用一些蔥姜蒜沖制的糖水或菜湯,發發汗就會沒事了。
五、多吃蘋果多吃梨
秋分過后,空氣越來越干燥,干燥的環境容易上火,蘋果和梨都有很好的降火功效,可以用水煮沸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