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都聽過藿香正氣水,網上說藿香正氣水能治好小孩的發燒,而且貼肚臍就有效果。這種說法眾說紛紜,到底可信不可信呢?下面讓劉釗專家來給我們講講藿香正氣水究竟能不能退燒呢。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藿香正氣水是很多家庭里常見的藥,說孩子可以把藿香正氣水往肚臍一貼就能退燒了。很多人都表示質疑。
上述網帖舉例稱:“朋友的孩子某日晚上高燒39℃,身燙手腳冰涼,渾身疼痛,頭昏怕冷,用棉球蘸滿藿香正氣水放入肚臍后,半小時體溫降至38.5℃,一個小時后降至38℃,早起后恢復正常。”網帖還稱“此方法適用上至80歲老人下至7個月嬰兒”。
藿香正氣水主要成分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蘇、白芷、陳皮、桔梗、白術、厚樸(姜炙)、法半夏及甘草。在臨床上,由于藿香正氣水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作用,所以,一般多用它治療因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導致的霍亂吐瀉、發熱惡寒、頭痛身重、胸膈滿悶及脘腹疼痛等癥。
其實這種做法只是短時間降溫而且,并不能真正的退燒。
此外,專家還指出,把肚臍作為退燒的一個突破口也是不正確的。肚臍是人體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穴位,叫作神闕穴。當孩子出現嘔吐、腹瀉、消化不良時,我們會通過貼敷肚臍來治療孩子在消化道方面的疾病,但肚臍不是萬能的,管不到感冒發燒。
專家提醒,少數孩子對酒精過敏,使用藿香正氣水一定要謹慎,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同時,孩子病情變化快,體溫調節系統也還沒有發育完全,高燒后容易出現驚厥。即使適合使用藿香正氣水也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發燒若沒超39℃,不要盲目地吃藥和降溫
孩子病情變化快,體溫調節系統也還沒有發育完全,如果對高燒沒有進行正確處理,一旦出現驚厥,將危及生命。
如果孩子發燒不超過38度,就可以多喝些開水來緩解發熱癥狀,用物理降溫的方法也行。
在沒有冷風直吹的情況下,脫去過多的衣服或松開衣服有利于散熱,給小兒使用35%至45%的酒精或溫水進行擦拭,擦拭部位主要是在大血管分布的地方,這樣能達到降溫的效果。
當體溫超過38.5℃時,好馬上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再對癥下藥,切勿自行服藥了。這是因為引起小兒發熱的病因有很多,在病原菌情況不明時,好不要濫用消炎藥物,而消炎藥物可引起小兒肝腎功能受損,增加病原菌對藥物的耐藥性。
如果高燒在你能忍受的范圍內,就好不要急于服用退燒藥。我們的身體會通過升高體溫來調動自身的防御系統以殺死外來病菌,一般來說,病菌在39℃以上時就會死亡,如果你在感冒初期(37℃至38.5℃)使用藥物來退燒,會使體內的細菌暫時變成假死狀態,并使它們產生抗藥性。
本期嘉賓介紹
劉釗
北京同仁堂主治醫師,執業藥師,傳統文化傳者。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從事中西醫結合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致力于醫學知識和傳統文化的普及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