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每天晚上回到家都會洗澡,一是因為工作了一天身體疲乏,想休息下身體。二是因為愛干凈。但不論出于哪方面的原因,我相信大家洗澡都是很簡單的進行泡澡。其實,洗澡也是可以養生的,正確的洗澡方式能夠給人帶來健康養生的效果,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健康養生的沐浴方式。
三種健康養生的沐浴方式
日光浴——肌膚和陽光的健康“對話”
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對陽光有很重要的認識,像是在《黃帝內經》中就有夏季養生要“夜臥早起,無厭于日”;冬季養生要“早臥晚起,必待日光”的記載。
《養生論》中也有“對日坐定”、“曬以朝陽”的說法。我國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其所著的《千金要方》中指出:“凡天和暖無風之時,令母將兒于日中嬉戲,數見風日,則血盈氣剛,肌肉牢密,堪耐風寒,不致疾病。”
這更為詳細具體地闡明了沐浴陽光的時機、方式及益處。
從醫學角度來講,適當的曬曬太陽能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能促進機體氧化過程和肌肉關節的活動性,使人體酶系統更加活躍,進而能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
陽光中的紫外線能將皮膚中的脫氫固醇變成維生素D,可改善鈣、磷的代謝,防治佝僂病。另外紫外線還可以抑制和殺滅皮膚表面的微生物,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陽光中的紅外線能提高人體局部溫度,擴張血管,促進新陳代謝和組織再生,并能消炎鎮痛。
我相信大家都洗過日光浴,也都很喜歡這種沐浴方式。它能讓人感覺身體舒緩而暢爽,而且還簡單方便。日光浴可以讓人的肌膚變得更加細膩,是一些關心自己的肌膚女性的不二選擇。同時,日光浴因為可以增加人體內的脂肪分泌,所以對人的身體也有一定的好處。
對于病情比較穩定,處于康復期的結核病患者,以及患有神經官能癥、心血管系統疾病、關節炎、慢性腸炎、佝樓病等病的患者,經過日光浴鍛煉都能收不到同程度的療效。
雖然如此,有煩熱,過敏和嚴重貧血還有有出血傾向的人就不要來用這個方法了。
溫泉浴——在溫暖的泉水中把健康泡出來
高于當地常年平均氣溫的泉水一般皆可稱為溫泉。中醫學認為,溫泉多性味辛熱有微毒,外浴以除疥癬諸瘡毒,并有溫通經絡、活暢氣血、化瘀舒筋之功,并使人精神愉快、情志舒展,從而使體質增強。
李時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綱目》中就有用溫泉治療皮膚病的記載:“教患疥癬風癩楊梅瘡者,飽食入池,久浴得汗乃止,旬日自愈。”
需要提醒大家一點,泡溫泉只是單純的泡溫泉,它并不全部是指沐浴。因為溫泉里含有的成分有所不同,從而沐浴的方式也好不要一樣。溫泉可以讓人感覺舒適,甚至會讓人沉迷于里,讓人流連忘返,但是每一次沐浴的時間好不要過長,二十分鐘左右即可。
進行碳酸浴時,應防止過多吸入碳酸氣,以免引起不良反應,故應隔日進浴一次或連浴2 日休息1日,每次8~15分鐘。出浴時,不要突然起立,以防發生體位性低血壓而摔傷。
婦女在月經期、孕期不宜洗溫泉浴。急性發熱性疾病、急性傳染病、高血壓病等患者均不宜洗溫泉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