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飲食提高免疫力
我們每天要特別注意蛋白質、維生素的攝入,因為蛋白質、維生素對提高人體免疫力有重要的作用。
水果、蔬菜對人體健康的作用是其它食品不可替代的,身體健康狀況正常的人,好通過吃水果、蔬菜來吸收維生素,現在市場上銷量較大的西紅柿、草莓、胡蘿卜等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它們對于吸收和平衡體內維生素都有著很好的作用。 體弱多病的人或食物攝人量太少的人,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補充一些維生素制品,切記適度。
建議每日飲食參照"一、二、三、四、五"
一、每日一個雞蛋加一點肉
二、250毫升牛奶或豆漿
三、300克谷物
四、400克水果
五、500克蔬菜 飲食是個性化很強的行為, 要根據自身情況適量均衡。
"物無美惡,過則為災"。飲食是一個過程,非一日之功,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果您以前不在意,就從現在開始吧! 飲食提高免疫力俞鴻。
目前,在臨床醫學上對非典型肺炎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在營養學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也是研究和發現那些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防止疾病發生的食品和保健品。
這也充分體現了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醫書中所具有的“醫食同源”的思想。改善膳食結構是控制疾病和恢復健康的佳策略。
補充優質的蛋白質 食品蛋白質是人體對抗病原體傳染的關鍵物質,人體的健康有賴于血液中具有免疫功能的重要蛋白質———抗體。它可以抵抗各種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體的感染。
目前,世界的FAO/WHO/UNU專家委員會推薦牛奶中的酪蛋白、雞蛋中的卵清蛋白、黃豆中的豆蛋白為優質的蛋白質。它們被人體的消化吸收率均在96%以上。
營養學家建議人們提高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每人每天至少食用250克優質牛奶、一個雞蛋,每天至少要吃一次黃豆制品。
現在,已經有很多的學者經過對于黃豆的研究發現了一個問題,原來黃豆的營養價值是非常的高的,甚至比一些動物食品的營養更加的高。這主要是因為它是食物鏈的低的一個層次,所以里面所含的毒素相對的也就少很多,而且它對于人們心臟也是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補充含有VA和VC的食品 從營養學角度來說,維生素A可以增強人體上皮細胞的功能,對感冒病毒產生抵抗力,它可以強健咽喉和肺部的粘膜,保持它們正常的新陳代謝。
如果體內維生素A充足,那么外界侵入的病毒就無法通過健康的粘膜而繁殖。維生素在免疫方面的功效主要是它在機體內氧化形成的物質可以殺死濾過性病毒。
人體對維生素A的需要量是2000國際單位。深綠色的蔬菜、胡蘿卜都是維生素A的佳來源。
維生素C在新鮮水果和某些蔬菜中含量豐富,卷心菜、西紅柿、辣椒、棗、刺梨中的維生素C含量都較高。尤其是棗和刺梨的組織細胞中含有大量的生物類黃酮,可以保護維生素C不被氧化破壞。
長期外出的工作人員、學校的學生、消化吸收功能較差的老年人可每日口服一粒維生素A丸和每日兩次服用維生素C,每次100mg,對提高免疫力都有很好的效果。
多食用野生蘑菇 流行于亞洲的野生蘑菇近在歐美的市場和飯店隨處可見。
一些野生蘑菇,如牛肝菌、金針菇、蠔蘑、冬菇、香菇不僅有非常好的口感,而且對人體健康大有益處,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并有防癌作用。
在食用野生蘑菇時佳方法是與土雞一起熬雞湯,菇類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湯內可提高人體吸收率。雞湯本身也有提高呼吸系統免疫力的功能,可謂雙效合一。
合理提高免疫力,飲食有功效 人體的免疫系統和免疫功能何等復雜,免疫力的形成和強化又豈是朝夕之功。面對突發的傳染,面對變異的病毒,希冀借助某種食品、保健品、藥品,或者偏方、秘方之類,“短平快”地提高自身的“戰斗力”。
這種“臨陣磨槍”或“亡羊補牢”式的自救方式,不能說毫無效果,但往往事倍功半,有時甚至適得其反。 提高免疫力是一個自然的、連續的、持久的,而非強制的、間歇式的,權宜的過程。這一過程要貫穿一個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