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自古以來中國就有的傳統與習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多年前的神農時代,也由此發展出來我國的茶文化。并且茶文化還被日本、韓國等國家效仿而發展處不同的茶文化。既然可傳承千年,那么喝茶的好處與誤區都有哪些呢?現在也有不少人在和減肥茶或利用喝茶來減肥,這真的有效果嗎?下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據說在神農時代,作為遠古三皇之一的神農(遠古三皇:神農、女媧、皇帝)常常要走很多很遠的路到深山野嶺采集藥草來幫人治療疾病,減輕人們的痛苦,并且還要親口嘗藥草來體會和鑒別他們的功能與效果。
有一天,神農在采藥過程中嘗到了一種有毒的草,頓時感到口干舌麻,頭暈目眩。他趕緊找一棵大樹背靠著坐下,閉目休息。這時,一陣風吹來,樹上落下幾片綠油油的帶著清香的葉子,神農隨后揀了兩片放在嘴里咀嚼,沒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頓時感覺舌底生津,精神振奮,剛才的不適一掃而空。
他感到好奇怪,于是,再拾起幾片葉子細細觀察,他發現這種樹葉的葉形,葉脈、葉緣均與一般的樹木不同。神農便采集了一些帶回去細細研究。后來,就把它命名為“茶”。
唐代詩人元稹還有一首著名茶詩——《一字至七字詩·茶》
喝茶的好處
提神解乏
茶葉含有3~5%的咖啡堿,咖啡堿是一種白色絲光針狀的結晶體,被人體吸收之后,能起到加強大腦皮質感覺中樞活動、對外界刺激的感受更為敏銳、能使精神振奮的作用,在醫學臨床上,用它治療傷風頭痛,療效顯著,而且沒有副作用。
西藥中的阿司匹林等主治感冒頭痛的藥片,差不多都有咖啡堿的成份。另外,咖啡堿對心肌有直接增強收縮的作用,并能擴張冠狀動脈和腎臟血管,還可作治療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一種輔助劑。
茶葉中的咖啡堿還不同于普通純咖啡堿,它與茶湯里的其它物質中和,形成一種混合物,這種混合物在胃內酸性條件下,失去了純咖啡堿的活性,和對胃的刺激性,當混合物進入小腸的非酸性環境中時,咖啡堿又能還原釋放出來,被血液吸收,從而發揮它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解除疲勞的作用。
除脂解膩 促進消化
首先,咖啡堿能興奮神經中樞系統,影響全身的生理機能,促進胃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其次,茶湯中的肌醇、葉酸、泛酸等維生素物質以及蛋氨酸、半腕氨酸、卵磷脂、膽堿等多種化合物,都有調節脂肪代謝的功能。此外茶湯中還含有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它們能夠溶解油脂,幫助消化肉類和油類等食物。
如“烏龍茶”,目前在東南亞和日本很受歡迎,被譽為“苗條茶”,“美貌和健康的妙藥”。烏龍茶有很強的分解脂肪的功能,長期飲用不僅能降低膽固醇,而且能使人減肥健美。
預防齲齒 去除口臭
茶葉中含有較豐富的氟,齲齒的主要原因是牙齒的鈣質較差,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它們結合之后,可以補充鈣質,使抗齲齒能力明顯增強。茶本身是一種堿性物質,因此能抑制鈣質的減少,起到保護牙齒的作用。
利尿排毒
因為咖啡堿能阻抑腎小管對水份的吸收,同時,能擴張腎臟血管以暢通血液。所以有利于毒質順尿流排出尿道。
預防輻射
據報道,在廣島原子彈爆炸事件中,凡有長期飲茶習慣的人存活率高。因為茶葉中所含有的單寧物質和兒茶素,可以中和鍶90等物質,減少放射性物質的傷害。
由此看來,茶葉作為一種飲料,不僅能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除膩、減肥健美,而且在醫療上也有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