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五臟六腑都很重要,在我們身體里它們是缺一不可,而且它們各司其職,管理的領域也不一樣,功能也不盡相同。那么我們的脾胃在我們的身體里發揮什么樣的功能呢。下面讓王鳳岐專家來告訴你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健康對我們人類來說很重要,這直接影響我們的工作和學習。保護好我們的脾胃就是邁向健康的關鍵一步。
脾胃與進食
進食是人體獲得身體所需營養的必備條件。進食正常包括吃東西要有食欲,要能吃得下,吃東西要感覺有滋味,這些都跟脾胃的功能相關。
“脾開竅于口”,脾的功能正常,口的味覺才會正常,吃東西才有味道;“脾主運化”,脾能運化食物,人才能有食欲;胃主受納,胃的受納功能正常,東西才能吃得下。脾胃在人體中主要負責消化吸收的工作,進食的好壞與脾胃的功能密切相關。
脾胃與排泄
人們常常出現的腹瀉或者便秘現象,都是屬于異常的,這與我們的脾胃有直接關系。
其中,便秘與胃的關系大,因為胃為六腑之一,“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胃氣主降,胃氣的和降是大便能夠順利排出的關鍵。而腹瀉與脾的關系密切,腹瀉的關鍵是人體的水濕太多,《雜病源流犀燭》有言“濕盛則飧泄”,《醫宗必讀》有言:“無濕不成瀉”。脾是人體中運化水濕的重要臟腑,脾運化水濕的功能正常,體內就不會有水濕存留,大便自然就會成形了。
脾胃與睡眠
人要入睡需要陽氣潛藏,就像太陽下山一樣。而陽明胃經是多氣多血之經,如果在睡前吃了太多的東西或小孩子消化不良,飲食停滯,就會造成胃氣不能下行,就像太陽無法下山一樣,會影響睡眠。所以,中醫有“胃不和則臥不安”之說。因此,成人在睡前不宜進食,要吃宵夜也盡量在睡前一小時以上。而小孩子就要注意消化問題,所以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饑與寒”。
脾胃與學習
人在學習或思考時會耗傷氣血,所以學生上課會以45分鐘為一節,就是氣血需要一個恢復的過程。如果長期學習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就會出現頭腦發木或者思緒不清晰的情況。所以,氣血的充足與否對思維和學習的持續進行有很大的影響。而人體的氣血需要由脾胃來產生,脾胃健康,氣血就充足,思維就清晰、活躍。所以,中醫有“脾主思”的說法。
脾胃與形體
我們如果把脾胃保護好,我們的才能吸收吃進的食物的營養,人才不會特別消瘦。對我們形體塑造有一定的影響。
本期嘉賓介紹
王鳳岐
男,中醫內科專家,主任醫師、教授,國醫泰斗秦伯未嫡傳弟子。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衛生部中醫司教育處處長,世界針灸聯合會司庫、世界骨傷聯合會總監。
從事中醫藥事業及臨床50多年,曾負責組織全國中醫專家為國家領導人進行醫療保健,應邀在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加拿大、南美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及講學,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并受聘于: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臺灣中醫師會會長顧問,香港中醫師公會顧問,南美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中智醫師聯合會總監,馬來西亞醫學保健協會副會長等職,是大陸第一個去臺灣訪問的中醫,在港臺中醫藥界享有極高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