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發呆時一次次右擊刷新頁面;
5、調音量一定要調到自己順眼的數字;
6、看到別人沒把黑板擦干凈就覺得別扭;
7、喜歡咬吸管,紙杯;
8、考試成績出來后不敢查。
青春期易高發強迫癥
“強迫”一詞顧名思義,指并非出于本意,是一種在壓力下的服從。強迫癥便是這樣一組疾病,患者會體會到來源于自我意識的兩種狀態,自我強迫與反強迫并存,比如強迫行為,患者一方面會出于某些原因而強迫自己去反復做一件事情(如反復數某段路程中的電線桿數),同時患者又會認為這么做沒必要而去極力抵抗,要求自己不要做這件事情(反強迫)。
強迫癥主要表現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常見的一種強迫觀念是強迫懷疑,患者總是對自己已做過的事情有一種不確定性,如總是懷疑門窗沒有關好,懷疑手沒有洗干凈等。
在這種強迫觀念的基礎上,患者會表現出強迫行為,如反復不停地檢查門窗是否關好,反復不停地洗手。同時,患者為回避可能引發強迫癥狀的情境,而出現回避行為。
如,一個外出時總反復檢查門窗是否關好的患者,可能會因拒絕做此類事情而一直閉門不出。該病多起病于青春期,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某些部位的腦外傷可能會伴發強迫癥狀,提示該病在腦區可能存在相關定位。
關于本病的治療主要采取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相結合的方式。常用的藥物有氯米帕明和SSRI類的藥物。心理治療中常用的策略是暴露療法和反應預防。一般來說,能夠盡早治療、認真遵守醫囑、環境寬松、生活遭遇較少的患者,可望獲得較滿意的預后。
結語:強迫癥在青春期是高發的心理疾病,這個時候的人對自己不信任,多自己做的事情都表示懷疑等。我們可以對照輕度強迫癥的癥狀,看看自己有沒有,如果有的話就要立刻治療,治療的時候我們不妨多吃一些香蕉、菠菜、雞肉等能夠治療強迫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