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患上缺鐵性貧血這種疾病,其中不少人群還有兒童,那么小兒缺鐵性貧血為什么會患上小兒缺鐵性貧血呢,下面就來和大家說說小兒缺鐵性貧血的癥狀和原因,幫助大家預防小兒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aemia,IDA)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一種貧血。其發生的根本病因是體內鐵缺乏,致使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發生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臨床上除可出現貧血外,還可因缺鐵而降低許多含鐵酶的生物活性,進而影響細胞代謝功能,使機體出現消化道功能紊亂、循環功能障礙、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經癥狀以及皮膚黏膜病變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統的表現,對小兒健康危害較大,故為我國重要防治的小兒疾病之一。
小兒缺鐵性貧血的癥狀
那么小兒缺鐵性貧血的具體有哪些癥狀呢?也是很多做家長的想要知道的問題了,下面就來說一下吧。
發病多在6個月至3歲,大多起病緩慢。
(1)一般表現
出現煩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愛活動,食欲減退。皮膚及粘膜蒼白,為明顯的是口唇、口腔粘膜、甲床和手掌。
(2)造血器官的表現
常出現肝、脾和淋巴結輕度腫大。
年齡越小,貧血越嚴重,病程越久,此癥狀越明顯,但很少出現超過中度的腫大。
(3)神經精神變化
輕者出現煩躁不安,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應慢。
嬰幼兒可出現呼吸暫停現象(breath bolding spells)。學齡兒童在課堂上表現行為異常如亂鬧、不停的小動作等。
(4)對代謝的影響
出現代謝障礙:導致細胞色素酶系統缺乏,過氧化氫酶等酶的活力降低,以及影響DNA的合成。
食欲不振、體重增長減慢,胃酸分泌減低,小腸粘膜功能紊亂,舌乳頭萎縮。小兒較少見異嗜癥。
(5)心臟功能變化
血紅蛋白降低至70g/L以下,可出現心臟擴大和雜音,此為貧血的一般表現。
血紅蛋白下降至40g/L以下,合并呼吸道感染后,可誘發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