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不要喝奶
首先不能讓孩子有食積,少讓他吃肉,多吃蔬菜水果,同時改掉睡前喝奶的習慣。
有許多的孩子都是有在每天睡覺前喝牛奶的喜歡,這其實是非常的不對的,因為這樣會導致孩子便秘,而且就算拍出來,大便也會非常的干。并且孩子的消化也會非常的差,這是因為晚上胃腸蠕動減慢了,牛奶在胃中凝集成塊,所以才會造成這樣。
牛奶可以讓孩子在去幼兒園前,即早上喝。如果早上沒喝晚上喝,好放在睡前一兩個小時。
經常吃點保和丸
孩子“沒有內熱,不得外感”。只要孩子大便通暢,消化功能好,能吃能拉,免疫力就會增強,得病的機會就少。給孩子吃了一段時間的保和丸。
保和丸里面有神曲、山楂、茯苓、連翹、陳皮、萊菔子(蘿卜子)等,是一種很便宜的消食導滯藥,還有清熱作用,適合飲食過度或消化功能不好造成的厭食、便秘等。使用的方法是,便秘明顯時連續吃一段時間,不明顯時偶爾吃。這樣調理半年下來,孩子大便通暢,胃口好了,體質明顯增強。
發燒少用抗生素
感冒發燒80%~90%都是病毒感染,不需用抗生素,而且用了也沒用。他見過很多孩子,越輸抗生素,免疫力越低下,感冒一場接一場,還容易合并細菌感染。
平時孩子感冒發燒時,第一天給他口服“消積散”等中藥散劑后,第二天就變成白天不燒夜里燒。繼續服用,到第三或第四天退燒,一點抗生素沒用,連咳嗽問題都解決了。
只要不是超過兩天發高燒,到醫院查血象正常,對孩子發燒不必恐懼,也不必急于退燒。當然,對于經常感冒、免疫力特別低下的孩子,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用些調節免疫的藥,如“轉移因子口服液”“胸腺肽”等。
增加戶外活動量
現在孩子缺乏的是陽光和空氣,所以帶孩子玩耍一定要到戶外,散步、跑步都行。沒有時間的家長,可以給孩子報個游泳班、跆拳道班,小女孩可上個舞蹈班。綜合上述調理方法,相信孩子體質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不宜常給寶寶服用營養素片
有的家長經常給寶寶服用維生素咀嚼片、蔬菜精片、礦物質片等,認為這種方法就可補充足夠的營養素和熱量。實際上以營養素片代替進餐,并不能提供充足營養反而會危害健康,如引起乏力、疲勞、免疫力下降等癥狀。專家認為,寶寶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媽媽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時間,每天都應為寶寶提供應營養全面而均衡的飲食,保證身體對各種營養素的攝取,否則將會錯過促進寶寶生長發育的佳時機。
不可長久給寶寶吃流質或泥狀食物
久吃泥狀食物會影響寶寶的咀嚼功能發展。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時,由于寶寶還沒有長出牙齒,所以像果泥、菜泥一類的食物更適合于腸胃消化吸收。但如果總給寶寶吃泥狀食物,就會錯過拒絕能力發育的關鍵時期,導致1歲以后不會咀嚼顆粒性或固體食物,發生咀嚼功能障礙。要按照嬰兒消化系統和乳牙發育的規律,逐月添加不同質地的輔食。比如,先從泥狀食物開始,待泥狀食物吃好了過渡到顆粒狀食物,如粥、肉末、菜末等,隨后過渡到吃爛飯、爛面條、水果等半固體食物。
1歲以上寶寶仍然需要補鈣
1歲以上寶寶的飲食是逐漸向成人過渡的,膳食中的鈣可能不足;加之生長發育速度仍然很快,身體仍然需要大量的鈣。我國兒童膳食調查表明,有些兒童飲食中的鈣仍滿足不了他們生長發育的需要。在飲食上注意給寶寶安排牛奶每天300毫升、豆制品、蝦皮、蔬菜等富鈣食物。如果寶寶沒有出現缺鈣癥狀,就可以不補充鈣劑了。但如果寶寶還有缺鈣癥狀,應該每天在醫生指導下繼續補鈣。
結語:現在父母對孩子是越來越嬌慣了,放在手上怕摔著,含在嘴里怕化了。其實,孩子們就是要多走出去,與人,與大自然多交流多接觸,這樣才可以有一副強壯的身體。就好像一顆小樹,不經歷風浪怎么能夠茁壯成長。當然,小編也希望,在孩子經歷風浪的時候也要給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因為好的習慣好的飲食才會讓孩子的免疫力更高。更加的減少病菌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