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我按摩療法
①、揉印堂
以拇指腹面放于印堂,揉按20~30次。
②、揉太陽
以兩手拇指或中、食指各按同側太陽穴,各向內揉按10~20次。
③、揉按迎香
兩手中指或食指腹面各按同側迎香穴,同時向內揉按20~30次,然后向上推抹20~30次。
④、按揉風池
兩手拇指分別按于同側風池穴,由輕而重地向外揉按20~30次。
⑤、拿按合谷
一手拇指按于另一手的合谷穴,其食指按掌面相應部位,由輕漸重對拿20~ 30次(孕婦禁用)。
⑥、點按大椎
用中指點按大椎穴20~30次。
⑦、拿按曲池
一手拇指按在另一側的曲池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肘下,由輕漸重按拿30~40 次。
以上穴位,可根據病情輕重選擇應用,每日施行2~3次。
(五)、貼敷療法
①、銀翹膏 金銀花12克,連翹12克,荊芥穗12克,淡豆豉9克,薄荷9克,桔梗9克,牛蒡子6克,淡竹葉6克,甘草12克,以麻油150毫升,熬藥去渣,加入黃丹150克,收膏。
取膏貼于鎖骨切跡上方和咽喉區(即會厭上方兩側)。本膏有辛涼解表散熱作用。
②、白礬麥粉膏 白礬、小麥面粉適量。
白礬研為細末,與面粉共和,用醋或開水調成膏狀。取膏貼于兩側涌泉穴,覆以紗布、膠布固定。一日一換。白礬性寒有清熱作用,敷于涌泉穴,取釜底抽薪之義。
③、綠豆蛋清餅 綠豆粉100克,炒熱;雞蛋清1枚。二味調和作餅,敷胸部。3~4歲小兒敷半小時取下,不滿周歲小兒15分鐘取下。
總結:由于風熱熱引起的頭疼癥狀,給廣大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簡單點來說,就是要做好預防工作,還要求我們熟知一些關于治療風濕熱的方法,這樣才能徹底遠離風濕熱,希望小編的這篇文章能給網友們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