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屑斑一般無炎性反應,但親動物性菌種常引起明顯的炎性反應,甚至變為膿癬。
患區頭發一般距頭皮2~4mm處折斷,外圍白色菌鞘,這是因為真菌孢子寄生于發外形成。
斷發極易拔除。一般無自覺癥狀,偶有輕度瘙癢。白癬到青春期后由于頭發皮脂分泌增多,內含的不飽和脂肪酸抑制了致病真菌,亦可不醫自愈,愈后不留瘢痕。
大多由羊毛狀小孢子菌或鐵銹色小孢子菌引起。多發生在托幼機構、小學校等兒童集體單位,目前由于城市養貓、狗人數增多,故白癬發病率也有增多傾向。
初起為白色鱗屑性限局斑片,稍有癢感,邊界清楚,病發根部有一白色套樣菌鞘是本病的特點,且距頭皮0B5厘米左右有斷發。
青春期可自愈,這可能與青春期皮脂腺發達,頭皮游離脂肪酸對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有關。愈后不留疤痕。
3、黑癬
致病菌為紫色癬菌或斷發癬菌,癥狀為在頭發根部出現一個炎性丘疹,為豆大或指甲大小,淡紅色的斑或禿發斑,有的上面有一層薄屑。頭發很易從根部折斷呈黑點狀,易拔而不痛。此病城市、農村均可發生。
首先要重視預防工作,病兒的帽子、枕巾、梳子、理發用具一定要嚴格消毒.可用5%來蘇水或5%福爾馬林浸泡15~20分鐘。
對病兒要隔離治療,用溫水和肥皂清洗患部,然后涂用殺癬藥膏或1~5%的碘酒等。患兒應經常帶帽子,防止病發掉下污染他人。
頭癬小偏方
藥方1
[藥物] 蛇床子60克,
[制法] 上藥加水煎湯。
[用法] 待藥液溫度不熱不涼時沖洗患處,每日一次,亦可沖洗完畢,再敷藥膏。用于治療頭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