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缺鐵性貧血之后,很多患者都覺得生活沒有樂趣,吃啥都不舒心,所以說及時治療缺鐵性貧血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大家了解缺鐵性貧血嗎?缺鐵性貧血嚴重后會導致哪些并發癥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缺鐵性貧血的飲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項吧。
缺鐵性貧血的治療
那么對于缺鐵性貧血我們一般是怎么治療的呢,缺鐵性貧血顧名思義就是身體內缺少鐵元素,所以我們就要及時的補充鐵元素才行。
一、去除病因 去除缺鐵性貧血的病因比治療貧血更為重要。因為病因治療對于糾正貧血及徹底治愈,防止復發,都有重要意義。例如,驅除鉤蟲,控制慢性出血,請婦產科協助解決月經過多以及改變偏食等不良習慣,做好計劃生育,加強婦幼保健工作,對嬰幼兒及時添加輔食,對生長期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宜給予含鐵較多食物。可見治療原發病很重要。但對原發病采用什么治療方法,須因病而異。
至于先治原發病還是先治貧血,或者同時并進,也須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
二、補充鐵劑
①口服鐵劑
這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方法。常用者為硫酸亞鐵或葡萄糖亞鐵,0.2克或0.3克,每日3次。飯后服用,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水劑有10%枸櫞酸鐵胺,每次10毫升,日服3次。副作用較小,兒童及孕婦較為適宜。少數患者(約1/10)服藥后可以感到胃部不適,腹痛,腹瀉,甚至惡心嘔吐,遇到這種情況可暫停藥數天,待癥狀消失后,重新開始治療。
口服鐵劑注意事項:
a.要先從小劑量開始,漸達足量。
b.飯后服用,可減少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等胃腸道不良反應。
c.服藥前后1小時左右,禁喝茶及咖啡等,以防形成不溶性鹽類而影響其吸收。d.如因并發癥需服四環素時,應暫停服鐵劑,因兩者有互相阻礙吸收的作用。e.如有潰瘍病并用抗酸劑時,需與鐵劑錯開時間服用。f.服鐵劑后可出現黑便,應先說明,以免患者擔心。
如果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是正常的,而明顯的出血已停止,則口服鐵鹽對一般病例見效頗速。口服鐵劑4~5天后,網織紅細胞開始上升,7~12天達高峰(4%~15%),以后逐漸下降,為鐵劑治療有效指標。血紅蛋白及紅細胞一般在治療開始1周以后開始上升,2周間血紅蛋白平均每天上升1.6g/L。貧血可在2個月內恢復。在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后,仍需繼續服藥4~6個月,甚至1年,以補充貯存鐵。
②注射鐵劑
缺鐵性貧血也可用鐵注射劑治療,但注射鐵劑毒性反應較多,有時甚至可以發生致命的過敏反應,且注射治療既不方便,又不經濟,故凡是可以采用口服治療的,就不應用鐵注射劑治療。
注射鐵劑的應用指征是:
a.口服鐵劑消化道反應嚴重,不能耐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