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夏治
凍瘡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癥損害。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有兩億人受到凍瘡的困擾,其中主要是兒童、婦女及老年人。
根據冬病夏治的原理,在盛夏酷暑期間,不失時機地“冬病夏治”凍瘡,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達到根治的目的。
據了解,凍瘡的治療應整體和局部相結合。用藥時須注意補氣、補血、養血、活血。服用溫經通絡的藥,如黃芪、黨參、桂枝、生姜等。
外用藥可用新鮮中草藥炮制而成的酊劑外搽。其具體方法是將藥物直接涂擦于以往患凍瘡的部位,揉搓至局部發熱,中午及晚睡前各1次,連續用藥1周。
中午擦藥時,需曬太陽3—5分鐘,擦藥以后盡量不接觸水,使藥物能保持較長時間。
凍瘡局部治療法更多,有針灸、溫灸、電棒和照紅外線等。
專家介紹說,針灸主要施針在容易長凍瘡的部位;溫灸的主要穴位有足三里穴、關元穴等。
另外民間也有許多防治凍瘡的方法,在盛夏酷暑期間,不妨抓住時機,加以運用。
1.取櫻桃20—30克,放入高梁酒中浸泡1—2周,然后以此酒擦冬天發生凍瘡處,每天1—2次。
2.把食醋適量放在鍋中煮熱,趁溫擦冬天凍瘡患處,每天2—3次,連擦7天。
3.用新鮮松枝煎水,擦洗冬天凍瘡處,每天1次。
4.每天中午取茄子根與干紅辣椒各適量煮水,趁熱浸洗冬天凍瘡患處,每天1次,連續1—10天。
5.夏天吃西瓜時,把瓜皮稍留厚些,用它輕輕揉擦冬天凍瘡患處,每次3—5分種,每天1—2次,連擦5天。
6.三伏酷暑之際,選用成熟的紫皮獨頭蒜,搗爛成泥,中午放太陽下曝曬至溫熱,將蒜泥涂于凍瘡好發之處,待1小時后除去。
每日涂3-5次,每次使用的蒜泥都要用陽光曬熱,連續4-6天。
預防凍瘡方法
預防凍瘡方法一:復發之前做好準備
曾經得過凍瘡的人群,在沒有復發之前就要做好準備,用冷水浸泡往年常生凍瘡的部位,如手和腳,開始每天浸泡半小時,以后浸泡一小時。
日常和中應注意局部保暖,如外出時使用口罩、手套、防風耳套、圍巾等,鞋子也應穿暖的,但不宜過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