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發現,冷刺激是骨性關節炎膝蓋疼痛的主要誘因,人的膝蓋不耐寒,因此,患者應該對關節進行“局部保暖”。
不宜劇烈運動
專家提醒,患者不應去做劇烈的運動,如籃球、排球、羽毛球等,起跳、下落、急轉等動作其實對膝關節是一個很大的考驗,稍微不注意,就容易造成關節損傷。
運動前要熱身
對于老年人而言,散步和游泳等運動是較為適合的運動。運動之前,一定不要忘記做熱身運動,通過慢跑、體操能熱身運動,可以活動關節、肌肉及韌帶,使關節做好準備,減少關節損傷的發生。
如何正確預防骨關節炎
1、患者教
自我行為療法(減少不合理的運動,適量活動,避免不良姿勢)。
避免長時間跑、跳、蹲,減少或避免爬樓梯),減肥,有氧鍛煉(如游泳、自行車等),關節功能訓練(如膝關節在非負重位下屈伸活動,以保持關節大活動度),肌力訓練(如髖關節OA應注意外展肌群的訓練)等。
2、物理治療
主要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癥反應,包括熱療、水療、超聲波、針灸、按摩、牽引、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等。
3、 行動支持
主要減少受累關節負重,可采用手杖、拐杖、助行器等。
4、改變負重力線
根據OA所伴發的內翻或外翻畸形情況,采用相應的矯形支具或矯形鞋,以平衡各關節面的負荷。
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別名退行性關節病, 增生性骨關節炎,另外骨性關節炎又叫退行性關節炎,實際上并非炎癥,主要為退行性變,屬關節提前老化,特別是關節軟骨的老化。
骨關節炎可從20歲開始發病,但大多數無癥狀,一般不易發現。骨關節炎的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見。世界衛生組織統計,50歲以上人群中,骨關節炎的發病率為50%,55歲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為80%。
骨關節炎保健 從飲食開始
由于骨關節炎與肥胖、脫鈣、維生素A和D缺乏有關,因此在飲食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進食高鈣食品
以確保老年人骨質代謝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鈣的攝取量應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即每日成分鈣不少于1200毫克,故宜多食牛奶、蛋類、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時要補充鈣劑。
2、超體重者宜控制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