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能直接提供給我們身體需要的營養和能量,吃的對我們的身體才會健康,吃的不對就很可能釀成不好的后果。像很多腫瘤患者的飲食都是有誤區的,下面就讓王璐專家來講講惡性腫瘤患者存在哪些飲食誤區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飲食對病患來說是要特別注意的,但是關于腫瘤患者的飲食一直很有爭議,導致一些人都走入了誤區。
誤區一:盲目忌口
民間有“發物”一說,許多患者因擔心食用后腫瘤復發而“不敢越雷池一步”,盲目忌口。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發物”致病主要是由于食物中含有的激素、異體蛋白、組胺等物質導致舊病復發、皮膚過敏等。
所謂的發物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實對病患來說是很必須的營養,而且也沒有確切的醫學研究證明吃了發物會導致腫瘤復發。
因“發物”之說就一口不沾,似有因噎廢食之弊。故此建議,腫瘤患者不要盲目“忌口”。所謂“忌口”,是根據不同種類的疾病和癥狀合理飲食。比如,肝癌患者不宜吃油膩、油炸、煙熏的食物;食管癌患者要忌粗糙、霉變的食物;腹水的腫瘤患者要限鹽和水;血小板較低,有出血傾向的患者要忌活血化瘀的食物和中藥;化療后出現腹瀉的患者要忌粗纖維比較多的食物等等。
誤區二:過度進補
有的患者經抗腫瘤治療后,體質虛弱,于是大量進補。人參、蟲草、靈芝、甲魚等短期內大量食用,這也是不對的。
中醫學中有“虛不受補”之說。腫瘤患者經手術、放化療后,食欲差,胃腸功能明顯削弱。此時大量進補,機體不能有效吸收。一旦有礙“脾胃運化”功能,會使患者食欲更差,胃腸功能不易恢復,形成惡性循環,反而不利于患者恢復。 建議腫瘤患者初期飲食宜清淡可口,由于腫瘤治療是個長期的過程,進補不應急于一時,要循序漸進。
誤區三:減少進食
在腫瘤治療的食療方面,人們常常認為腫瘤吸收過好的營養會加重病情,吃的越少越好,其實是錯誤的觀點。
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臨床實驗證明“饑餓療法”對腫瘤患者行之有效。但因為全身營養狀況差,體力狀況低下,不能完成足量抗腫瘤治療的患者卻十分常見。因此,“餓死”腫瘤沒有科學道理,不可取。而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才是腫瘤治療的基礎。
本期嘉賓介紹
王璐
衛生部北京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長期從事臨床營養專業工作,主要承擔醫院高干保健對象及普通患者的營養醫療任務,以及與營養相關的教學、科研、科普宣教等工作。
社會職務
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委員,北京市臨床營養質控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衛生部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審題專家組成員,中國藥膳研究會烹飪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醫生》、《抗癌之窗》雜志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