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接上勢,術者循患臂上下循經用拿法,同時重點在肩、肘、腕部配合按、揉曲池、曲澤、手三里、合谷等穴。指間關節作捻法,然后在病變關節施以按揉局部穴位以痛為俞。后再用揉法施于患肢,并配合被動活動有關關節而結束上肢治療。時間約10分鐘。
c.患者仰臥,術者一手握住患者踝關節上方,另一手以滾法從大腿前部及內、外側至小腿外側施術,同時被動伸展活動下肢。隨即在踝關節處以滾法治療,同時伸展內、外翻活動該關節。再循髖、膝關節、踝關節上下先按揉伏兔、梁丘、丘墟、八風等穴。時間約10分鐘。
d.患者俯臥,術者以滾法施于臀部至小腿后側,并重點施術于髖、膝關節,然后再按揉環跳、秩邊、承扶、承山、委中、飛揚、懸鐘、太溪、申脈、昆侖等穴。時間約5分鐘。
(2)病變在脊柱者
①取穴
以脊柱兩旁肌肉為治療重點。常取夾脊、大椎、大杼、風門、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命門、志室、腰陽關穴。
②操作手法
a.患者俯臥,在患者腰背部沿脊柱及其兩側用滾法施術,并配合后抬腿活動,時間約5分鐘。
b.患者取坐姿,術者于后方用滾法、拿法交替施于頸項兩側及肩部,同時配合頸部左右旋轉及俯臥活動,再拿肩井,時間約2分鐘。
c.接上勢,用按揉法從頸至腰臀部循經施于上述穴位,先取夾脊,再取其余穴位,后平推脊柱以熱為度(本過程患者坐姿 和俯臥均可),再按肩井結束治療。時間約10分鐘。
以上就是中醫傳統的推拿方法,患有風濕性關節炎的朋友可以去推拿一下,這會對身體有很大的幫助作用,不過推拿工作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風濕性關節炎是目前多發的一種疾病,以關節病變為主,有些人常常忽視了風濕性關節炎的危害,結果對自身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那么,怎樣遠離風濕性關節炎呢?
1、預防和控制感染。人們認為這是由于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有些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發病的。
2、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
3、避免風寒濕邪侵襲。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
4、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
5、注意勞逸結合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