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損害內臟
這也是風濕性關節炎的危害之一,人們在得了這種疾病后,如果不早日進行有效的治療,會由于風濕病反復發作后,引起病變如心臟受到損壞,病從出現心慌、氣短、消瘦、多汗等,形成風濕性心臟病,以上就是針對“風濕病的危害具體體現在什么地方”的介紹,雖然不是很詳細,但是希望對人們有幫助。
大家了解完風濕性關節炎的危害之后,如果發現自己已經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一定要及時的去治療,避免風濕性關節炎給自己造成無法挽回的危害后果,那么風濕性關節炎到底哪些表現呢?
風濕性關節炎三個發病時期的不同癥狀
風濕性關節炎在醫學上是指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風濕性疾病則指一大類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點為累及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包括肌、韌帶、滑囊、筋膜的疾病。關節病變有疼痛外尚伴有腫脹和活動障礙,呈發作與緩解交替的慢性病程。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環不通暢,導致肌肉或者組織所需要的營養無法通過血液循環來輸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營養而加速老化變得僵硬,嚴重的會導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縮,部分患者且可出現關節致殘和內臟功能衰竭。
風濕性關節炎的是一種病情發展緩慢的疾病,它在不同的時期里有這不同的癥狀,這就需要我們來進行詳細的了解,這樣才能正確的治療它。
1.骨質疏松期
主要表現位關節腫脹,骨質疏松。無關節破壞征象。由X線片上可見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或關節囊腫脹。早期為局限性骨質疏松或長骨干髓端、關節周圍骨質普遍疏松。
2.關節破壞期
主要表現為骨質疏松己明顯,關節間隙輕度狹窄。早期僅有關節間隙狹窄,較嚴重者則關節面邊緣模糊不清,凹凸不平或囊狀透亮區。嚴重破壞期:多處軟骨下骨破壞,關節畸形明顯狹窄,關節變形。關節間隙尚可見,骨質疏松明顯。
3.強直期
關節間隙完全消失,關節融合。可見粗條的骨小梁通過關節面,而骨小梁的排列變疏,在大關節可見骨質增生或硬化表現。關節間隙融合或纖維性強直。本綜合征少見,占風濕性關節炎總數的1%。通常發生于風濕性關節炎晚期,除典型風濕性關節炎臨床表現外,其特征為脾臟腫大和白細胞減少及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的原因或為脾功能亢進,或存在針對中性粒細胞特異抗體,或存在骨髓抑制因子等。切除脾臟僅可收到暫時效果。風濕性關節炎并發淀粉樣變性常見于風濕性關節炎晚期,淀粉樣變見于脾臟、腎、胃腸道及全身小血管等部。臨床常采取腎活組織或腸粘膜作病理診斷。風濕性關節炎并發淀粉樣變是預后不良的征象之一。
以上3種不同時期的癥狀想必大家已經記在心中了吧,請大家認真的對照下自己的情況,分析自己是哪個時期的癥狀,然后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治療,這樣才能有效的遏制住病情。
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在配制藥膳時,應遵循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采用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等法則。配膳時要根據“證”的陰陽、虛實、寒熱,分別給予不同的藥膳配方。一般而言,風(行)痹患者宜用蔥、姜等辛濕發散之品;寒(痛)痹患者宜用胡椒、干姜等濕熱之品,而要忌食生冷;濕(著)痹患者宜用茯苓、苡米等健脾祛濕之品;熱痹患者一般有濕熱之邪交織的病機,藥膳宜采用黃豆芽、綠豆芽、絲瓜、冬瓜等食物,不宜吃羊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