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發性者常由股骨頭或股骨頸骨折后缺血性壞死,或先天性髖脫位,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引起。
臨床表現主要為髖部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溝、大腿內側甚至膝部上方,開始于活動及負重時發生,進而疼痛轉為持續性,走路跛行,當病情發展嚴重時,髖關節屈曲內收,代償性腰椎前凸,此時可有嚴重的下背部疼痛,甚至不能行走。檢查髖關節局部壓痛,活動受限,"4"字試驗陽性。
原發性全身性骨關節炎(primary generalized osteoarthritis)常發生于絕經期婦女,有多數關節累及,常影響指關節和第一掌指關節,一般均有急性疼痛階段,有時易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混淆,急性癥狀緩解后,關節功能保持。
彌漫性原發性骨肥大癥(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多見于老年男性,骨贅大量增生,有時融合一起,臨床癥狀不若X線表現嚴重,病人訴述輕度疼痛和關節強硬感,但能保持較好活動。
X線診斷有三項標準
連續四個椎體前側部位鈣化或骨化;無嚴重的椎間盤病變;椎體邊緣硬化;有時可見脊柱外鈣化,尤其是鷹嘴突及跟骨部位可見大的骨刺。
二、診斷
確診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資料,不難判斷。
疾病的蛛絲馬跡
關節炎的癥狀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關節疼痛
在疾病早期,疼痛往往并不嚴重,患病關節往往僅表現為酸適或輕度疼痛,遇天氣變化或勞累后,癥狀可加重,休息后則減輕,此期關節活動一般不受限制,易被患者忽視而延誤就診。
隨著病情的發展,疼痛變得更為明顯,不同類型的關節炎可表現出不同的疼痛特點。這種關節炎的癥狀較為常見。
2、緩慢進展性
早期輕微,僅在晨起或久坐后活動不靈便,活動后可恢復。隨病情進展,癥狀逐漸加重,以至關節活動范圍明顯減小。這些關節炎的癥狀較為常見。
3、關節炎患者會有關節腫脹的表現出現
腫脹是關節炎癥進展的結果,一般與疾病的正比。這些在早期關節炎的癥狀比較常見。
骨科專家溫馨提示
以上介紹的這些就是比較常見的關節炎的癥狀表現,也是我們自己就很容易發現的一些癥狀,肯定對大家認識關節炎的癥狀是有好處的。
總結:骨關節炎現在的并發率越來越高,讓很多患者深受其害,我們在患上骨關節炎時,不能只關注骨關節炎的治療方面,還要對骨關節炎的相關知識有所了解,這對我們治愈骨關節炎,以及對骨關節炎的預防都是至關重要的,希望小編的這篇文章能給網友們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