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規律性發熱
風濕出現之前會出現不規則的發熱現象,不會出現寒顫現象,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同時還會出現血沉快,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急性嗜中性發熱性皮病、成人斯帝爾病、脂膜炎等均可以發熱為首發癥狀。
4、皮膚黏膜癥狀
皮肌炎、干燥綜合癥、白賽病、脂膜炎等會出現皮疹、口腔潰瘍、皮膚潰瘍、網狀青紫、眼部癥狀等。
5、雷諾氏征
指端會遇冷或情緒變化時會發白,然后轉變成紫色,后轉變成紅色并伴有麻木、疼痛和嚴重的皮膚潰瘍,可見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6、自身抗體血液指標異常
抗ENA抗體、抗ds-DNA抗體、抗血小板抗體、抗核抗體、抗心磷脂抗體、類風濕因子等。
以上就是風濕性關節炎的一些比較常見的癥狀了,光是知道風濕性關節炎的癥狀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去積極的治療他們,那么該如何治療呢?
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風濕病是一種病因多樣、病理復雜的疾病。臨床上用單一的治療方法難以取得滿意的效果。應雜合以治(即綜合治療),在選用治療方法時應掌握標本結合、防治結合、醫療與自療結合等原則。將治療滲透到預防、調護等各個環節中。中醫學認為:醫食同源,食物也具有性味,有些食物同時也是藥物,用之得當,可以防病治病,清·王孟英說:“食療藥極簡易,性平和,味不惡劣,易辦易服。綜合治療是治療風濕病的關鍵下列是各種治療介紹:
一、藥物治療
治療的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藥。常用的抗風濕病藥物如下:
1.非淄體抗炎藥
此類藥物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產生抗炎止痛作用,對解除疼痛有較好效果,但不能改變疾病的病程。臨床上常用的有布洛芬、萘普生、雙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慢作用抗風濕藥
此類藥物多用于類風濕關節炎及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對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較慢。常用的有金合劑(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