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耳鳴的原因很多,有些耳鳴是耳朵問題引起的,比如噪音或耳毒性藥物所導致的內耳受損、內耳供血不足引起的內耳病變等,也有一些令耳鳴患者痛苦不堪的耳內噪音并非源于耳內,而是產生于大腦內部,比如神經緊張、情緒壓抑、過度疲勞所導致的大腦聽覺皮層興奮性增高、反饋抑制缺乏使聽覺毛細胞興奮性增高,從而造成神經性耳鳴。
按患者感受情況分類,耳鳴可分為主觀性和客觀性兩種。
在臨床上,99%的患者屬于主觀性耳鳴,這是指沒有外界聲音刺激,而是患者主觀上在感到耳內或頭部有聲音的現象;客觀性耳鳴是指患者不但自己能聽到耳鳴,別人也能用聽診器測出,例如與心跳速度一致的波動性耳鳴與血管病變有關,與呼吸一致的波動性耳鳴與肌肉收縮、咽鼓管活動異常有關。
可以說,目前為止醫學界對耳鳴產生的機制仍然不明,尚無好方法進行具體測量,因此在治療上也造成了一定困難。
將耳鳴與聽神經瘤區別開
聽神經瘤初期癥狀是耳鳴,十分容易誤診。
聽神經瘤的早期表現主要為單側、持續性、頑固性耳鳴,并且治療效果不明顯,久之聽力下降。這是腫瘤壓迫神經引起的刺激癥狀,與普通耳鳴很難鑒別。因此,許多聽神經瘤病人早期去耳鼻喉科看病查不出病因,被認為是一般的聽力衰退,或老年性耳聾。曾有一病人耳鳴三十年直至失聰才來就診,診斷結果為聽神經瘤。
中年耳鳴者應考慮到聽神經瘤的可能性。早期治療面神經保留率高,而且聽神經可以完全保留。目前影像學發展比較迅速,尤其是CT、核磁技術都已成為診斷聽神經瘤的可靠手段。
聽神經瘤的治療目標主要有四種,一是部分切除腫瘤,二是完全切除腫瘤,三是全切腫瘤并保留面、聽神經功能,四是阻止腫瘤生長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當然,理想的治療目的是腫瘤全切,并保留面神經和聽神經。
聽神經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多發生在內耳聽道內或內耳聽道區前庭神經鞘膜,約占顱內腫瘤的10%,約占橋小腦角腫瘤的80%。該病多發于30-50歲的中年人,一般不會轉化為惡性腫瘤。
耳鳴的誘因是什么
其實耳鳴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其它疾病誘發的一種癥狀,這種癥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現在仍然沒有一個快速有效的方式可以徹底治愈耳鳴。但是患者也千萬不要灰心,每一位耳鳴患者只要學會如何與耳鳴“和平共處”,是可以控制住它的。
耳鳴的發作通常有誘因,而且誘因復雜多樣。
(1)頸性耳鳴、官能癥性耳鳴、咽鼓管阻塞性耳鳴、腎虛性耳鳴、藥物性耳鳴、噪音性耳鳴等。
(2)有的人精神緊張或精神受創后也容易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