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有很多新聞說,中國的廣場舞大媽又開始了一項新的運動模式,那就是暴走。暴走也就是快走,其實這也算是一項比較激烈的運動了。適當的暴走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可是如果過量可能就不是好事了吧。下面讓付中國專家來講講暴走的好與壞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來很多年輕人喜歡挑戰各種各樣的運動,現在看來中國的大媽們的挑戰精神更好,開始了暴走,那么這種運動健康嗎,要注意什么呢?
暴走,學名為健步走,是一種高強度又簡單易行的戶外運動方式,源于美國,是指選定一條路線,沿著路線徒步或駕車行走,時間由一日到數日不等,是一種極佳的有氧運動方式。
暴走益處多多,據運動學家總結,暴走主要鍛煉心肺功能,能讓人體的生物細胞呈現出“年輕化”趨勢,它創造了一種忍耐力,對于身體器官有著積極的維護作用,讓我們看上去更年輕,還具有極為明顯的抗憂郁癥功效,有時甚至比一般的心理治療更為有效。
這種暴走運動,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的確能達到增強抵抗力的作用,而且還有減肥的功效。
然而,暴走其實也是極限運動的一種,它挑戰著人們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
很多人都想通過步行鍛煉達到減肥、降血壓和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卻往往不能如愿,主要原因是沒有達到中等運動強度,這其中包含沒有達到中等運動強度的量與達到中等運動強度維持的時間。
在運動訓練學中有個“超量恢復”的概念,意思是說身體素質(體質)——無論是心肺功能還是力量的提高,前提都需要增加負荷,經過適當休息,在體質尚未回到原來的水平前,繼續進行鍛練,就可以在已經提高的基礎上再提高一步。而步行中的中等運動強度,就是人大心率的70%-85%,如一個人安靜時的心率是70次/每分鐘,中等運動強度的心率大約是130次/每分鐘。
其實很多人慢式的散步并沒有很好的鍛煉效果,如果能加快呼吸節奏,運動速度快一些,效果會更好。
但暴走并非人人適宜,每個人要根據各自的身體狀況,循序漸進來進行,可在堅持這項運動之前,先做一次體檢來確定運動量和強度。
一般情況下,以每小時5公里的速度暴走是可以承受的;身體狀況弱,且平時從不鍛煉的人群,應低于這個速度,然后再慢慢增加強度。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關節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建議參加暴走,因對身體危害大。因營養不良、藥物、酒精、毒物和妊娠等所致的脂肪肝患者,以及營養過剩性脂肪肝伴有心、腦、腎等合并癥者,也不宜參加暴走。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付中國
男,51歲,中共黨員,1984年參加工作,1990年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傷骨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從事骨科臨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長骨科創傷、小兒腦癱、肩關節損傷與修復等領域。任中華醫學會手外學組委員、中華骨科學會創傷學組委員、中國矯形外科雜志特約審稿人、中華創傷雜志編委、中華創傷骨科雜志特約審稿人、AO國際講師團講師等。參與國家十五公關計劃一項,國家863計劃等項目9項。參與編寫《創傷骨科手術學》等學術專著4本。
作為一名從醫生,他德技雙馨,在平凡而神圣的醫療工作中,以高尚的醫德醫風和精益求精的技術,辛勤耕耘,努力進取,獲得了患者和同事們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