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是太極拳中一個重要流派,但是很多人其實并不了解楊式太極拳。今天就一起了解下楊式太極拳的技擊有什么要領吧。有了更多關了解之后,想必通過楊式太極拳進行學習也會變得更簡單吧。
楊式太極拳作為古代武術的一種形式,其理論指導與實踐指南均是以殺敵防衛為基礎的。這是由它產生與發展的原因而決定的,它的核心是技擊,它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也能自衛防身、抗暴搏擊。
早期的楊式太極拳更講究實際的武術技巧,對于一些具有殺傷性的動作也是允許的,比如說反關節,膝打等等。不過到了現代,太極拳的武術用途已經不再是重點,因而演變出的太極拳拳法顯得沒了殺傷性。
咸豐年間,楊式太極拳傳人曾應邀進京授拳,其間挫敗群英,人稱“楊無敵”。可見當初的楊式太極拳術的威力并非一般,更進一步說明早期楊式太極拳是打出來的,不是推手推出來的。推手是楊式太極拳的訓練方法和手段,它能起到推的作用,但是無法起到打的作用,是楊式太極拳應用過渡階段。定步推手是練“沾連黏隨”及腰腿轉換之功夫,活步、大捋推手是練身勢活潑、腳步輕快、進退跟隨之功夫。散手則是練手眼身步法功夫的必經之路。
太極拳是拳術,技擊性是拳術之魂;技擊太極拳是真打實戰的功夫,不是推手切磋。楊式太極拳技擊打法有兩種:一種是“擊打法”,另一種是“擲拋法”。先師楊露禪力戰群英用的是“擊打法”。“擊打法”即“擊打勁”,俗稱“斷勁”。使用“擊打法”能瞬間使對方局部受傷疼痛,而失去戰斗力。“擲拋法”是將對手整體擲出,令對手稍有疼痛感但不會喪失戰斗力。
凡是太極拳練出水平的人都對太極拳下過一番苦功,不僅不斷地進行拳法的練習,還不斷地進行太極拳思想的領悟,才能終有所成就。有位的太極拳大師就是以這樣的方式練成了楊式太極拳,并且保持常勝。
前人將太極拳功夫,劃分為十層次。
一至三層功夫
走圈柔化,為化勁階段。此階段不丟不頂,開始懂勁,是入門下乘功夫。
四至六層功夫
具有“寸勁”,是積柔成剛階段。此階段在進擊過程中可使對方力點向自身泄力而轉為擊打,迫使對方失去反抗能力,為中乘功夫、入室功夫。
七層功夫
中上乘功夫的過渡階段,也是爐火純青階段。此階段能運用無圈打法即“點打法”,將對方勁力引向自身,不化即打,不擺架子,可沾著即打。
八層以上
登峰造極功夫,功夫境界步入上乘,古今少見,非數十年功不可達此境地。如先師楊露禪停雀于掌中而雀不能飛去,此乃出神入化境地。
楊式太極拳是一門集力學技巧與藝術為一體的武術拳學。楊式太極拳名家傳拳授徒,往往結合拳架講解拆手、招術、喂手,注重教授實戰應用的手法、步法和交手中的組合變化,要求弟子在掌握了常用的幾手招式后反復操練,做到熟能生巧,只有這樣才能在實戰中取勝。習者(入門弟子)經過一定時間熟練掌握拳架和拳勢、拆手后,應進行散打對練、抗擊打訓練,再經過雙人擊打對抗練習,為今后擂臺搏擊對抗奠定基礎。
楊式太極拳的拳法曾經十分實用,就算到了今日,仍然可以通過持之以恒的練習掌握到技擊的技巧。想要充分掌握楊式太極拳的技擊技巧,好能夠學會擊打術,這是先輩的經驗中給我們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