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很少有人說得出風濕性關節炎的具體癥狀是什么,風濕性關節炎給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上帶來了很多不便之處,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患者患上風濕性關節炎呢?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風濕性關節炎是如何診斷出來的。
風濕性關節炎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游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癥表現,急性炎癥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遺癥,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
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常常承受著病痛的折磨,患者們都或多或少的深受其害,那么風濕性關節炎具體有哪些癥狀是我們還不了解的呢?
風濕性關節炎的癥狀有哪些
風濕性關節炎起病較急,受累關節以大關節為主。開始侵及下肢關節者占85%,膝和踝關節為常見。其次為肩、肘和腕、手和足的小關節少見。關節病變呈多發性和游走性,關節局部炎癥明顯,表現有紅、腫、熱、痛、壓痛及活動受限,持續時間不長,常在數日內自行消退。關節炎癥消退后不留殘疾,復發者少見。
在關節炎急性期患者可伴發熱、咽痛,心慌、血沉增快及C-反應蛋白增高等表鋇,病情好轉后可恢復至正常。
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
本病診斷主要依據發病前1-4周有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史,急性游走性大關節炎,常伴有風濕熱的其他表現如心肌炎、環形紅斑、皮下結節等,血清中抗鏈球菌溶血素“0”凝集效價明顯升高,咽拭培養陽性和血白細胞增多等。
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主要依據發病前1-4周有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史,急性游走性大關節炎,常伴有風濕熱的其他表現如心肌炎、環形紅斑、皮下結節等,血清中抗鏈球菌溶血素“0”凝集效價明顯升高,咽拭培養陽性和血白細胞增多等。抗鏈(抗鏈球菌溶血素)是人體被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后血清中出現的一種抗體。將近85%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有抗鏈增高的情況,通常在1:800以上。當然,風濕性關節炎恢復后這種抗體可逐漸下降。風濕性關節除了抗鏈增高外,實驗室檢查還可發現如下異常:
1、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升高,多在l0×109/升(即10000/立方毫米)以上,中性粒細胞比例也明顯上升,高達80一90%,有的出現核左移現象。
2、血沉和C-反應蛋白升高。血沉和C—反應蛋白通常是各種炎癥的指標,在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達90毫米/小時以上;C—反應蛋白也在30毫克/升(30微克/毫升)以上。急性期過后(約1—2月)漸漸恢復正常。
3、關節液檢查,常為滲出液,輕者白細胞計數可接近正常,重者可達80×l09/升(80000/立方毫米)以上,多數為中性粒細胞。細菌培養陰性。
4、類風濕因子和抗核抗體均為陰性。
以上就是關于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方法了,希望患有風濕性關節炎的朋友們能夠及時的去醫院里診斷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如果是的話,一定要早點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