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兩片或兩片以上相連而建的并行網球場地。相鄰場地邊線之間的距離不小于4.0米。如果是室內網球場,端線6.40米以外的上空凈高不小于6.40米,室內屋頂在球網上空的凈高不低于11.50米。
場上縱橫交錯的白線都有各自的名稱,球場兩端的界線稱為“端線”,球場兩邊的界線稱之為“邊線”;在球網兩側6.40米處的場內各畫一條與端線平行的橫線為“發球線”;聯結兩發球線的中點畫一條與邊線平行的線稱“中線”;中線與球網成“十”字形,將發球線與邊線之間的地面分成四個相等的區域,稱為“發球區”;在端線的中心,向場內畫一條垂直于端線的短線稱為“中點”。全場各區的丈量,除中線外都從各線的上沿計算,場上所有的線應是同一顏色(白色或黃色)。
單,雙打兼用的場劃線步驟
首先選擇球網位置,劃一長12.8米的直線(基準線),在中點處做一記號X,然后由此點向兩側丈量,
定點如下
a、b點各距中點X4.11米,球網于此處與單打邊線相交。n、n點為單打支柱的位置,各距中點X5.03米。A、B點各距中點X5.49米,球網與此處與雙打邊線相交。
N、N點為雙打網柱的位置,各距中點X6.40米。 在A、B點加釘,并分別與一量尺的一端相連,從A點心量16.18米成AC線(半場對角線),從B點量11.89米成BC線(半場邊線),然后拉緊AC、BC線,使這兩線相交于C點,即半場的一角。反向丈量可找出另一角D點。上述操作是否準確,可檢驗CD線的長度,這條端線應長10.97米。同時可標出中點J和單打邊線,c、d兩點分別距C、D點1.37米。 中線和發球線各點F、H、G均可分別在bc、XJ、ad線上距球網6.40米處劃出。 用同樣的方法再劃出球網另一邊的球場。
單打專用場地劃線步驟
a、b、c、d、外邊之線均不必劃。也可在a、b處加釘,分別與一量尺相連以代替A、B,再用14.46米和11.89米的長度,找出單打端線兩角c、d。網柱在n、n處,并應使用10米長的單打球網。 (三)單打、雙打兼用球場,若單打時掛著雙打球網,則須在n、n處用兩根1.07米高的支柱將網撐起,支柱的直徑或邊長不得超過7.5厘米,支柱的中心應距單打邊線外沿0.914米,這兩根網柱稱為“單一打支柱”。為了便于安置單打支柱,應在場地上的n、n點處用白點標出。[1]
場地材質
為何阿加西能雄霸澳網,而桑普拉斯在墨爾本卻差強人意?為何發球上網的拉夫特草地的戰績不如硬地?為何薩芬對室內地毯情有獨鐘,竟大膽抨擊休斯敦的場地安排?
先說普遍的硬地。這是令人混淆的叫法,也是出現問題的地方。硬地hard是相對軟場地(土場)來說的,但它自身種類繁多,用于正式比賽的主要有以下3種:
混凝土(concrete)
代表是美網阿什球場即美網系列賽的場地。這就是通常說的水泥場。只不過我們打的水泥場光禿禿的,正式比賽上面有一薄層塑膠覆蓋物或顏色涂料,由覆蓋物的性質決定球反彈的高度和速度。這種場地,在所有硬地里是快的,由于彈性系數k很大,動能的垂直分量有很大損失,所以球的反彈不會太高(相對于澳網等塑膠地),又由于表面相對光滑,球落地明顯看得出向前竄(塑膠地和土地球明顯有停頓現象)。北美夏天的賽季,是上網者的快樂時光,在快速硬地場上,發球具有強大的破壞力,在這里上網截擊顯然安全更有把握。90-02年,上網者在這里拿走了9座金杯,桑普拉斯更是在這里保持了對阿加西的4戰全勝。后面會有詳細的評論。
但不得不說的是,這種場地也是不舒服的場地,是球員下肢傷病的主要肇端。雖然有更強的觀賞性,可欣賞優雅的上網時,我們球迷應該不忘球員的感受。
地毯
室內賽季的主要球場,如巴黎大師杯、90年代在德國的年終賽。相對前兩種場地,我國的球迷對地毯可能很陌生,看得少打得更少。媒體也習慣的把地毯和硬地混為一談。如果說塑膠是偏向土地的硬地,地毯則是類似草地的硬地。
但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這個場地好的地方還是地基是很平的,選擇的地毯要非常的好,在實驗的時候要看球是不是在上面可以有規則的進行彈。地毯相對于其他的場地摩擦力更大,所以球速也就會比水泥地會慢一些,但是球的彈力非常的低,在看球的人眼里或許覺得球很慢,但是打球的人還是覺得球在向前跑。在高水平的情況下,人們就會利用地毯的特性進行有針對性的發球。
底線型選手在這里也能有很好的發揮,但一般的紅土選手是不適合的。 目前來看,在室內賽季成功的人是貝克爾,在地毯上,桑普拉斯遇到貝克爾時也略處下風,令人難忘的就是年終賽上兩人的重量級對抗,可惜只找到錄像片段,要能一飽眼福該多好!
結語:怎么樣,看了本篇文章是不是對網球的內容又有更多的了解了?是啊,網球現在漸漸的成為了世界的主流運動,中國網球發展離不開李娜在澳網的精彩表現。網球這項運動比較適合青少年或者中年朋友去打,在打的時候雖然沒有什么危險,但是自己還是要注意保護自己的,畢竟在跑動的過程中,如果自己發力不慎就會讓自己的腳受傷。運動本就是快樂的,何必要讓傷病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