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謝異常
糖代謝異常可以造成內耳功能改變,因為糖和糖代謝提供了內耳主要的能量來源,血漿中持續高血糖可以導致淋巴中葡萄糖水平和內淋巴的直流電位改變,據此有學者認為由于葡萄糖代謝影響了內耳主動轉運系統的維持。
自身免疫反應
2型糖尿病部分是由于自身免疫反應造成的。患者的體內會分泌一些自身抗體,如胰島細胞自身抗體(IC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谷氨酸脫羧酶自身抗體(GAD65)。由于有胰島自身抗體的存在,使胰島功能通過自身免疫作用破壞而衰竭,胰島素合成分泌隨病情的發展而逐漸減少,導致糖尿病代謝紊亂逐漸加重而引起內耳微循環障礙的日益嚴重致聽力損害。
血糖血脂“雙管齊下”
其實,無論是糖代謝異常抑或自身免疫反應,糖尿病患者聽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是體內的高血糖狀態對全身系統的損害。糖尿病性耳聾多為漸進性加重,少有突發性表現。若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亂,對聽力的損害有協同作用。因此,治療上應注意控制血糖、血脂,“雙管齊下”方能奏效。若血糖控制得好,有望減輕聽力的損失。
為什么耳鳴不停止
一般人出現耳鳴往往是短暫,持續時間是很短的。但是一部分人耳鳴不止,長期耳鳴會影響人們的正常交流,讓耳鳴患者無法聽清外界的聲音,甚至會導致聽力下降。那么為什么耳鳴不停止?專家介紹說耳鳴不止不是意外,而是疾病癥狀。
耳鳴是人體在沒有外界任何干擾下而出現的異常聽覺現象,它不是因為外界聲音刺激而引起的。耳鳴的出現會因為個體差異而出現持續時間不等的現象。少數人耳鳴不停止,這些患者也不清楚為什么耳鳴不停止,也沒有采取應對措施。專家指出耳鳴持續時間太長就得警惕疾病的出現。
耳鳴不停止往往是一些疾病的早期癥狀,如果患者不采取措施,疾病自由發展,會引發更多危害。因此治療耳鳴的關鍵在于明確病因,對原發病進行治療。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糖尿病、頸椎病、內分泌失調、炎癥、外傷、腫瘤(聽神經瘤)、藥物中毒等,都可能引起耳鳴。此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精神緊張、抑郁等神經精神疾病也會引起耳鳴。
耳鳴的種類和病因都很多,治療之前應該先了解下耳鳴的種類和病因,針對病因治療才會更加有效。根據耳鳴是否能夠被外人感知或記錄到,可分為主觀性與客觀性耳鳴。根據病變部位又可分為外耳性、中耳性、耳蝸性、神經性、中樞性以及混合性耳鳴。
如果患者耳鳴持續時間沒有超過三個月,說明耳鳴癥狀不是很嚴重,可以通過藥物和自身的調節來改善。通過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營養神經等方法進行治療。同時,患者要解除心理壓力,注意休息。病程多于一年的慢性耳鳴,建議采用習服治療,同時配合藥物以及心理治療。習服治療的原理就是讓中樞系統對耳鳴的敏感度下降乃至消失,中止對耳鳴的聽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