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經過很多人的發展學習形成了很多的流派,而這些流派又經過發展形成了不同的太極拳拳架,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正是如此發展起來。通過陳氏心意混元太極拳的教程,讓我們來學學吧。
混元太極拳是在傳統陳式太極拳的基礎上,依據太極陰陽哲學和混元運動力學之理并結合時代特征的要求和數十年實踐經驗逐步發展的。不僅繼承了陳公發科真傳的陳式太極拳的原本練法還吸收了胡公耀貞親授的心意六合拳的功法特點,并融會貫通,將太極拳、心意拳熔為一體,直接表達了太極拳的內涵本相。習練過程中逐步做到周身纏絲,內纏外繞,以心意支配六合,以六合貫通心意,通三節、達四梢、運五行并相合一氣,修煉先天以壯后天,從而達到內外合一混元一氣的上乘功夫。
陳氏心意混元太極拳重視的是以你的精神意念進行太極拳的練習,修體先修心,在鍛煉你的意之后,培養出身體中的氣,以意指氣,再通過氣來帶動身體的運動。因而說陳氏心意混元太極拳并不是用力來練的,而是通過練意來進行練習。
混元太極拳以混元內功、纏絲功為本,以拳械套路和單式操練為體,以推手和散手為用。在修煉思想上形成了“內外懼練,以內為主;動靜相兼,以靜為主;練養結合,以養為主”的風格特點;在修煉方法上將“拳法、功法、用法三法合一”在修煉準則上形成了“內外合一、上下相隨、周身一家,混元一體”的16字指導思想。
混元太極拳將養生與技擊兩方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有極好的養生保健作用,又有極強的技擊防身功效。從而有效地克服了太極拳發展中出現的“體操化”、“外家化”和“紙上談兵”的弊端,恢復了太極拳的原本練法。
奧妙
很多人都覺得陳式太極拳并不是地道的太極拳,甚至覺得它是專門給體弱者練習的太極拳,事實上這是對陳氏太極拳的誤解。陳氏太極拳是很多太極拳流派拳架的基礎,它的精神與拳架套路都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其中的奧妙需要經過學習才能真正了解。
一、陳氏太極拳的動作,有快有慢,而且蓄發明顯,而一般的太極拳動作速度均勻,蓄發不明顯。
二、陳氏太極拳是肢體呈螺旋運動及纏繞運轉,它是一種纏絲勁,而一般的太極 拳是肢體呈弧形運動,圓轉簡單,是一種抽絲勁。
三、陳氏太極拳的呼吸方法,是以腹部呼吸為主,是采用復式的丹田呼吸法,也就是反呼吸法,一般的太極拳是采用單式的丹田呼吸。
陳氏太極拳中的精髓很多,上面所介紹的只有其中比較大的三個方面,還有很多細節的內容需要你在練習中慢慢進行體會。陳氏太極拳是一門融合了練意與練體的健身運動,強調修煉身體中的內氣 ,來指導整個身體的運動。
陳鑫所謂的中氣,這個中氣是發于丹田,布于周身,開則達于四梢 (手足尖端 ),合則仍歸于丹田,是為一開一合,亦即一動一靜。
陳氏太極拳是名副其實的以太極陰陽、消息盈虛之理為立論,本屈伸開合、纏絲螺旋之法為演練,呼吸自然,動作雍容,以身法中正不偏為根本。
因之,具有增強體質,療治疾病的功能,而于技擊則有以小力勝大力,弱慢勝強快的效果。實為我國武術中極為上乘、高深、奧妙的拳法。
認識誤區
拳經上說:用意導氣,中氣是發于丹田,布于周身,開則達于四梢 (手足尖端 ),合則仍歸于丹田。
而初學拳的朋友千萬不要強求,因為如內氣尚未練成,強逼內氣,則會損傷內臟
陳氏太極拳雖然與國編24式,32式等有差距,但確是太極拳的起源,如楊氏創始人楊露蟬是精研陳拳而創立楊氏
許多人看陳氏會認為這是靠蠻力氣,但其實每一個動作都需要用身體的開合,內氣的催發。
推手時,初學者總是會看到老學員和教練推手時,無緣無故倒下,無緣無故被教練粘著走,而自己一試卻無此形態,于是便認為教練學員作假。
實質是由于老學員因學習較久,經絡已通,故被功力強于自己的人給內氣激蕩,內氣相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