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腎炎是一種很常見的腎炎疾病,通常發生在成年人的身上,其中男性患者居多,那么到底什么是膜性腎炎呢,它又有哪些癥狀表現在患者的身體上,是什么原因讓患者患上了膜性腎炎,在醫學上又是怎么治療膜性腎炎的呢,下面就一起和小編來了解下吧。
膜性腎炎一開始很不容易被發現,一開始的發病癥狀有蛋白尿和腎病綜合征。雖然一開始患者的血壓顯示正常,但是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高血壓的癥狀,然后出現水腫等現象,讓人不得不重視起來。
膜性腎炎的有兩種嚴重的癥狀
1.高凝血癥和腎靜脈血栓形成
由于腎病綜合征時血中凝血因子水平增加,血小板的粘附和凝聚力增強,抗凝血酶ⅲ與抗纖溶酶活力增高,而產生高凝血癥。激素應用可促進高凝。本病腎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生率約50%,以慢性型多見,可無明顯癥狀,但使腎病綜合征加重。急性型可表現為突然出現腰痛,常較劇烈,伴有腎區即擊痛,血尿,常出現肉眼血尿,白細胞尿,尿蛋白突然增加,高血壓及急性腎功能損害,雙側腎靜脈血栓形成甚至少尿和急性腎衰,可出現病側腎臟增大。慢性型可有腎小管功能損害表現如:腎性糖尿、氨基酸尿、腎小管性酸中毒。另外,可并發肺栓塞。亦可發生腎外血栓形成如:腦、心、下肢等。明確診斷需作腎靜脈或腎動脈造影,放射性腎圖及ct亦有助于診斷。
2.合并抗腎小球基底膜新月體腎炎
由于基底膜損害,膜抗原暴露或釋放可導致抗基底膜抗體形成。血清中可能檢測到抗基底膜抗體,抗中性粒細胞抗體(anca)。因此,如果病情穩定的患者出現迅速的腎功能減退和急進性腎炎樣表現,應高度警惕此合并癥的可能。
那膜性腎炎到底是怎么發生的呢,為什么很多患者都說自己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患上了膜性腎炎,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膜性腎炎的發病原因。
膜性腎炎的原因是什么
根據大量腎活檢的病理檢查和實驗性腎小球腎炎表明,大多數腎炎由免疫因素引起,主要機制為抗原抗體反應引起的變態反應。由于各類感染以及藥物等,抗原抗體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根據自身不同的體積以及所攜帶電荷的影響沉積在腎臟不同的固有細胞區域,分別沉積在內皮下、系膜區、上皮下位置,免疫復合物不斷的沉積,對腎臟不同的固有細胞形成損傷。根據腎臟病變的性質、部位以及范圍,分為不同的病理類型,微小病變腎病,膜性腎小球腎炎、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等。
1、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腎小球內皮下
正常健康的腎小球內皮細胞有其正常的功能,當內皮細胞受到損傷,結構發生變化,功能也相應的產生變化。受損后的內皮細胞抗凝活性下降,促進了血小板的粘附與聚集,導致腎小球毛細血管微血栓形成,局部缺血缺氧;再者由于受損,NO(一氧化氮)、PGI2(前列環素)等血管擴張因子減少,分泌的血管緊張素增加,導致血管收縮,產生腎內高壓;此外,受損后電荷濾過屏障產生障礙,基底膜受傷通透性增加。內皮細胞受損后的三種結果交互作用,進一步導致腎臟局部微循環障礙,部分腎小球硬化,并出現血尿、蛋白尿等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