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經過清洗的水果更易發生潰爛,所以應現吃現洗。如果局部發生霉變,可以將霉變的部分削掉后,再往周圍擴大去除一厘米,其他 部分可以食用。如果一半霉變,就應丟掉。
三是衣物洗后好晾在陽臺上,陽光照射、通風可防霉變。冬天衣褥也應每月拿出通風日曬,防止發霉。
總之,立秋之時天氣仍然很熱,暑濕未去,還應防暑降溫、防霉變。
立秋養生小常識
起居調養
所謂“早立秋冷颼颼”、“秋前秋后一場雨”。立秋首先帶來天氣變化,天氣將由熱轉涼,日夜濕差逐漸加大。此時,要注意適時添加衣被,尤其是夜間睡覺時腰腹要蓋被子,以防受涼。此外,還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人體與自然界的變化相適應,才合乎秋季養生之道。
精神調養
立秋是秋天的天始,人體代謝與自然界一樣進入陽消陰長的狀態。此時,精神調養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要做到內心寧靜,心情舒暢。
飲食調養
古人認為“秋天宜收不宜散”,飲食方面“秋不食辛辣”,少吃辛辣食物,順應自然界的變化。同時,立秋濕熱交蒸,飲食宜以健脾祛濕、益胃生津為法。可多食 酸、甘味食物,佐以苦味食物,如胡蘿卜、蕃茄、冬瓜、沙葛、蓮藕、豆角、玉米、葡萄、黃花梨、龍眼、水蜜桃、菠蘿、哈蜜瓜等。
藥膳
百合蓮子蓮藕湯:粉蓮藕250克,鮮蓮子50克,鮮百合30克,冰糖適量。將蓮藕洗凈,切小粒,鮮蓮子洗凈(不去蓮子心),鮮百合洗凈,三者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至蓮藕、蓮子酥軟即成,調入冰糖,即可食用。具有健脾益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立秋時進補十分必要。但進補不可亂補。
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忌虛實不分
中 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癥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應將用膳對象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偏熱者,則手足心 熱,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脈數。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容易導致“火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