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內疝的檢查與鑒別
一、檢查
實驗室檢查
1、血紅蛋白及血細胞比積,可因缺水、血液濃縮而升高。
2、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明顯升高時考慮發生腸絞窄。
3、血清電解質(K 、Na 、Cl-)、血氣分析等測定可反映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的情況。
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
腹部透視、腹部平片或CT掃描等除一般腸梗阻征象外,在腹腔內可見某一部位有異常積氣,有一團小腸襻聚在一起,不易被推移,似裝在一個袋內樣,而腹內其他部位的小腸襻則少見。
Wislow孔疝可見胃向左向后移位,結腸向下方移位,成簇的小腸液平面積聚在小網膜囊區域,腸系膜位于下腔和門靜脈之間,小網膜囊內有氣液平面,肝下間隙可見多個腸襻影。
十二指腸旁疝可見小腸盤繞在一起,積聚在疝囊內,位于中線,不能移動或散解,胃體被牽引向下,結腸在小腸襻包塊的后方,疝囊內的小腸擴張并呈淤滯狀態。
左側十二指腸旁疝可見包裹成團的腸襻位于胃和胰腺之間,在Treitzs韌帶水平或胰腺后方,包裹成團的腸襻缺少正常腸襻間的指狀突間隙(inter-digitation),腸管擴張并有氣液平面;右側十二指腸旁疝可在右中腹部見到擴張腸管和氣液平面,空腸動、靜脈分支在腸系膜上動脈后方。
2、B超
腹腔某一部位可見異常的團塊回聲,內有或無腸蠕動,團塊內部管狀或囊狀形態隨時間及飲食改變。
3、其他檢查
如選擇性腸系膜血管造影檢查可見腸系膜血管走向和分布異常,有助于診斷。
二、鑒別
腹內疝時引起胃腸道梗阻,開始多為單純性,進而成為絞窄性。內疝多不易做出正確診斷,往往須經剖腹探查才能明確。因此,疑為本病時,首先應與其他常見的腸梗阻相鑒別。小網膜囊疝、十二指腸旁疝早期有陣發性絞痛伴惡心、嘔吐,還應與膽石癥、急性胃扭轉、急性胰腺炎等鑒別。
總結:通過上述的文章對腹內疝的病因和腹內疝的檢查與鑒別兩大知識的具體介紹,大家對于腹內疝是如何引起的有了充分的了解了吧。只有了解它的病因才能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