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胸部受到閉合性外力作用時,胸廓受到擠壓,沿此外力方向內徑變短,垂直方向內徑拉長也可能導致膈肌纖維過度拉伸造成撕裂。膈肌破裂后腹腔內臟器可經過該損傷部位進入胸腔形成損傷性膈疝,該類膈疝患者膈肌發育正常。損傷性膈疝發生率占胸腹部創傷的2.3%~6.7%。
3.食管裂孔疝
源于胃的一部分經膈肌的食管裂孔突入胸腔。
食管裂孔疝又分為1型和2型兩種類型
1型食管裂孔疝
1型食管裂孔疝是食管與胃所結合的部位往上經過食管裂孔并且突入胸腔,但患者保持站立的姿勢或者腹內壓力降低的時候,此疝的內容物便可以從胸腔復原并且回腹腔,也正因為這個原因,1型食管裂孔疝也被稱為管胃滑動疝。
2型食管裂孔疝
為胃底旋轉經食管裂孔疝入胸腔,而胃食管結合部仍在腹腔內,因此又稱為食管旁疝。
本病的治療包括胃腸減壓以減輕縱隔移位,補充體液,保持電解質酸堿平衡,正壓輔助呼吸以及手術修補膈肌缺損等。其中手術修補是根本的治療措施。急性者常需急診行膈肌修補術。而采用胸腔鏡手術可以減少創傷,增加病人的耐受性,促進預后。
1、創傷性膈疝
胸腹聯合傷的病人癥狀嚴重病情緊迫,除作必要的急救處理外,應積極作好手術前準備,糾正休克,處理張力性氣胸和及時作胸腔肋間引流。呼吸困難者應作氣管切開術,控制胸壁反常呼吸,待一般情況好轉后進行剖胸或剖腹探查手術。
手術的途徑應視胸部或腹部損傷部位和范圍、有無異物及其在體內存留的部位來決定。一般采用傷側胸部切口進胸,探查胸腔后擴大膈肌傷口,進行腹內臟器修補術,然后將腹部臟器回納入腹腔,縫閉膈肌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