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性角膜炎也時有發生,通常在4點和8點方位的角膜緣出現浸潤和潰瘍,相應角膜緣充血;邊緣性角膜炎的發生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胞壁的代謝產物和細菌外毒素引起超敏反應;對細胞壁抗原的超敏反應,亦偶可引起泡性角膜炎。
莫拉菌感染也可并發點狀角膜炎,上皮下浸潤,鄰近外眥部的結節性鞏膜炎。
慢性卡他性結膜炎的治療
治療原則和急性結膜炎相同,由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常合并眼瞼的炎癥,所以單純的短期局部治療常常無效,需長期治療,治療應同時包括眼瞼的清潔,可用稀釋的比較溫和的浴液清洗瞼緣,晚上用桿菌肽等抗革蘭陽性菌的眼膏。
對病情頑固不愈或伴有酒渣鼻的患者,輔以全身用藥,可口服多黏環素,100mg, 1~2次/d,需持續用藥數月之久,由于患者缺乏治療依從性,常常導致治療失敗。
常用的局部抗菌藥物包括多黏菌素B、妥布霉素、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對于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可用1%甲氧西林滴眼液。
對于非感染因素引起慢性結膜炎,首先要去除病因,改善工作和生活環境,謹慎應用抗菌藥物,以免造成局部菌群失調,加重病情。
慢性卡他性結膜炎的預防
1、注意嚴格消毒病人用過的洗臉用具、手帕及治療使用過的醫療器皿。
2、一眼患病時應防止另眼感染。
3、醫護人員在接觸病人之后必須洗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檢查超急性細菌性結膜炎時,應戴防護眼鏡。
總結:通過上述的文章對慢性卡他性結膜炎的癥狀、病因、檢查與鑒別、并發癥、治療以及預防等方面的知識進行了全方位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慢性卡他性結膜炎已經到了知根知底的地步了吧。雖然立秋剛過,但是溫度卻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紅眼病的傳播還是很活躍,希望大家做好預防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