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通風換氣
居住環境注意通風,將有助于預防疾病 。潮濕的夏季空氣本身,加上雨水增多,室內空氣潮濕。一些家庭在使用空調后,要注意通風換氣和除濕,造成內部水分過多,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導致風濕性疾病。
相對干燥的環境,或人類的食物都更有利的,所以不管夏天的雨,是否應在除經常開窗空氣中的水分。在南部的夏天經常遇到,室外的雨水,潮濕的條件比室內還,那么我們可以關閉該窗口打開風扇(不吹人),以保持空氣流通,但也給房間除濕,避免潮濕的關節,以防止關節炎。
前一天晚上關閉窗口,或打開一條縫的窗戶,窗簾,被套睡覺,避免受涼。
潮濕天氣可引發心理障礙
在陰冷潮濕的天氣里,心理素質較差的人會因為混濁空氣而誘發抑郁癥等一些心理障礙。很多人在潮濕的天氣里無故感到疲勞,情緒煩悶抑郁,脾氣也易變得焦躁。
實際上,很多疾病都與天氣變化情況有密切的關系。溫度、濕度、光照等等一系列因素的變化,都會影響人的體內情況,從而引發疾病。
比如,氣壓越高,血液溶解氧氣的能力越大;氣壓越低,人體內血紅蛋白結合氧氣的能力就越低,如果氣壓變化過大過快,就會使人出現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缺氧癥狀。這種生理上的變化,又會引起情緒的緊張和煩躁。醫生建議,市民在陰雨潮濕天氣要注意調整情緒,多跟人溝通。
注意衛生防止生病
春天本來就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在忽冷忽熱以及潮濕的氣候環境下,一定要注意衛生。個人衛生方面,飯前便后、外出歸來一定要認真洗手,勤換衣服被褥,少去公共場所。居室衛生方面,要保持辦公地點、家中室內空氣流通。家中備些常用的消毒劑,定期對室內物體表面進行消毒清洗,注意環境衛生。
鑒于春季也是腸道疾病多發季節,而潮濕的環境,也為腸道傳染病的發生“創造”了環境,所以要注意飲食衛生,不給病菌可乘之機,不食用不清潔的食物,拒絕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食,不喝生水,剩余食物一定要徹底加熱后再食用,同時注意餐飲用具、容器、冰箱的清潔消毒。
外出需注意閃避雷暴危險
多雨天氣人的情緒易焦躁壓抑,如天氣狀況稍好,可外出運動以改善調節情緒,避免誘發抑郁癥、焦躁癥等心理疾病。外出時遇到暴雨,要盡量避免涉水淋雨,如遭遇雷暴天氣需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在離電源、大樹和電桿較近的地方避雨,應遠離樹木、桅桿及水面,尋找低洼地帶雙腳并攏采取蹲坐姿勢,盡量降低身體的高度;
2、在空曠場地也不要將金屬骨架的雨傘扛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