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很多家長發現孩子有尿床,或解小便比較頻繁、排尿時疼痛等問題,家長往往會認為這是中醫所說的腎虛,但兒科臨床發現,很多這些問題與泌尿系統感染有關,尤其是女童,更需要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其他如兒童糖尿病、泌尿系統先天畸形等也不能忽視。
兒童尿路感染的五大原因
一、母親妊娠期菌尿、出生后缺乏母乳喂養的嬰兒,患尿路感染的可能。
二、嬰兒的身體尚未發育發熟,容易被病菌所侵擾,使用抗生素的幾率大。如果濫用抗生素,就易使革蘭氏陰性菌,特別是大腸桿菌占優勢,破壞尿道周圍的防御屏障,導致細菌侵入尿路引起感染。
三、嬰兒需要經常用尿布,又不能控制排尿、排便,尿道口常常受到糞便污染。特別是女嬰尿道口較短,男嬰有陰莖包皮,加之尿路免疫功能、膀胱防御機制較弱,容易使尿路發生上行感染。
四、尿路的先天畸形,是身體各部位先天畸形中發生率較高的部位,如輸尿管、膀胱、下尿道畸形等,都容易并發尿路感染。
五、導致尿路感染的其它原因
1.低血鉀、高血鈣和濫用止痛劑等所致的腎損害,亦易于發生尿路感染的原因。
2.婦科炎癥、包皮炎及前列腺炎等,是尿路感染的原因常見的。
3.高血壓和血管疾患引起腎血流量減少者,易導致尿路感染的原因。
4.濫用非那西汀者,可發生腎乳頭壞死,病變的腎組織更易感染,可能是由于防御機能受損之緣故。
5.全身性疾病,如重癥肝病、慢性腎病、晚期腫瘤及長期使用免疫抑制藥物等,使人體抵抗力下降,也是容易引發尿路感染的原因。
6.導尿和作泌尿道器械檢查,會損傷尿道粘膜,還可將尿道口的細菌直接帶入膀胱。據統計,即使在嚴格消毒下,一次導尿引起尿路感染的機會為2%左右,留置導尿管4天以上者,可高達90%,連續留置導尿管10天后,這也是尿路感染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