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現在人們的學習節奏快,工作壓力大,三不五時晚上還要加班,但是身體是自己的,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愛護,還能指望誰來照顧它。下面讓我么的張勝榮專家來教大家怎么養生。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傷肝臟,不利于養生的九大殺手
1.睡眠不足
有一些人的工作時間是在夜里,還有一些人是養成了在夜里娛樂的習慣,不管是工作也好,玩也好,總是不注意休息遲早會生病。熬夜是容易熬出肝病的。什么原因呢?睡眠過程中,人體會進入自我修復模式,經常熬夜既導致睡眠不足,身體抵抗力下降,又會影響肝臟夜間的自我修復。已經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熬夜更會加重病情。
2.早上起床后不及時排尿
體內排毒可以通過排尿、排汗、排便進行。早上起床之后盡快排尿,可以將累積一整夜的毒素及時排出體外,避免毒素滯留體內,導致肝臟“中毒”。
3.暴飲暴食
很多人知道,東西吃太多會增加胃腸負擔,誘發脂肪肝。帕拉迪博士指出,暴飲暴食既損害胃腸道健康,也容易造成體內自由基大大增加。肝臟的關鍵作用是幫助人體對付自由基,排除毒素,凈化血液。人體內的自由基越多,肝臟功能受損就越嚴重。
4.不吃早餐
學習到深夜或者玩到深夜的人,第二天就寧愿倒頭大睡也不會起來吃個早餐,日子久了這也是個隱患。已經有營養專家表示,吃早餐有助于中和胃酸和保護肝臟,減少胰腺炎、糖尿病、膽結石、便秘等多種疾病的危險。健康早餐可延長飽腹感,避免肝臟受損。
5.吃藥太多
《英國臨床藥理學雜志》刊登一項研究稱,長期服用止痛藥等藥物,會加大肝臟解毒負擔,導致肝臟損傷。新研究負責人、英國愛丁堡皇家醫院專家肯尼思·辛普森博士表示,有多種藥物及其代謝產物容易引起肝臟損害,導致藥物性肝炎(簡稱藥肝)。
6.加工食物攝入過多
很多加工食物中添加了多種防腐劑、色素、人工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這些添加成分含有多種人體較難分解的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后會增加肝臟解毒負擔,誘發肝臟損傷。
7.偏愛油炸食品
吃油炸食品一個月即可導致肝臟發生明顯變化,引發類似肝炎的酶的變化。油脂和飽和脂肪酸的堆積會導致脂肪肝。不健康食用油會增加心臟病和肝病的危險。相對而言,橄欖油和芝麻油更健康。
8.吃半生不熟或燒焦食物
我們有一些朋友效仿西方的飲食習慣,喜歡吃些半生不熟的食物或者一不小心烹飪過頭的燒焦食物(特別是肉食),這樣容易導致肝臟受損。一些醉蝦、生蠔、半生不熟的貝類常帶有細菌和寄生蟲,一旦發生急性胃腸炎、痢疾,容易導致肝病惡化,甚至誘發肝昏迷。
9.過量飲酒
過量飲酒會降低肝臟凈化血液的能力,導致體內毒素增加,誘發肝臟損傷及多種疾病。另外,酗酒還容易導致肝臟中毒,誘發肝炎。
養生保健
養生小妙招,有效預防疾病
目常動
合眼或閉眼均可,用眼珠轉圈,先左、上、右、下順時針方向轉;然后眼珠逆時針轉圈,重復3次。第二個方法是搓手36下,將發熱的掌心敷在眼部。可明目、緩解眼睛疲勞。轉眼珠可以緩解眼睛疲勞。
發常梳
手梳頭發可預防頭痛。
面常洗
一是雙手互搓數十次后,用雙手心上下敷面;二是兩手搓熱手后,雙手同時向外摩面。這個動作經常做,可以令臉色紅潤有光澤,同時不會有皺紋。
頭常搖
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直至恢復原位為1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復。這動作經常做可以防止頸椎增生。不過,注意要慢慢做,否則會頭暈。
膝常扭
雙腳并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這動作可以強化膝頭關節,防止腎虧膝軟癥狀。
常散步
散步確實是對健康長壽有很大益處的一種運動。而散步的時候,好能挺直胸膛、心無雜念,效果更佳。
漱玉津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轉十二圈,然后將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再做一下。口微微合下,這次舌頭不在牙齒外邊,而在口腔里,圍繞上下顎轉動。左轉十二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時,盡量想象將口水帶到下丹田。“唾為腎之液”,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經常做這個動作,對于健腎益脾、延年益壽有一定的作用。
腳常搓
一是右手搓左腳,左手搓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搓回腳跟為一次,共做數十次,可以治療失眠,協助控制血壓。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熱后雙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就好像自己的身體就是一個時鐘。揉的范圍要由小到大,做9~36下。這動作可以消除腹部鼓脹等癥狀。
齒常叩
口微微合上,依次叩門齒、左側臼齒、右側臼齒,各30~50次。不用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輕輕松松慢慢叩。可通上下顎經絡,幫助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耳常鼓
兩掌把雙耳掩上,用力內壓,然后放手,應該有“噗”的一聲,重復做10下;二是雙掌掩耳,將耳朵反摺,雙手食指鉤住中指,用食指用力彈后腦風池穴10下,要噗噗有聲。每天臨睡前做,可起到增強記憶和聽覺的效果。
本期嘉賓介紹
張勝榮
女,1958年生于北京,1983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獲醫學學士學位。同年入北京中醫醫院工作。1983年起任內科住院醫師。1991年起任內科主治醫師。1996年起任副主任醫師。2002年晉升為主任醫師。現任北京中醫醫院腎病科主任,北京中醫藥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康復醫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理事,是全國名老中醫張炳厚教授的學術繼承人,北京市中醫管理局125人才培養對象之一,碩士生導師。
腰常擺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反方向重復。少要做50下,能做夠100下更好。這動作可以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和胃痛、腰痛。
攝谷道
吸氣時提肛,即將肛門的肌肉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氣(肛門)放松。這動作無論何時都可以練習。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30下。相傳這個動作是乾隆皇帝得意的養生功法。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